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二十四章 跟着太祖搞个新大明出来

第二十四章 跟着太祖搞个新大明出来

    第二十四章 跟着太祖搞个新大明出来 (第3/3页)

声道:“若是北京有召,督宪该如何处之?”

    “还有地方官员可假托督宪之令,然吉王桂王惠王等藩王回地方,势必会察觉出端倪,到时候.”

    “唔”

    吕大器陷入沉思。

    他“剿灭”了张献忠,崇祯肯定会让他马不停蹄北上去消灭李自成。

    到时候也是个麻烦事。

    他赖在南方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败露,南方各地官员肯定会闹事,到时候反而内乱四起。

    一想到这些东西吕大器就头疼。

    大明太乱了。

    内部极为混乱。

    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流寇、官府、地主、士绅、百姓、吏员、军队、皇帝,其中蠹虫无数,想厘清何其艰难。

    除非打起太祖旗帜,天下人全都信服。

    否则崇祯肯定会以为这是假太祖,地方忠于朝廷的官吏和各部兵马肯定出兵攻打。

    难怪太祖他老人家扭头就走。

    或许早就知道了其中的奥秘所在,这烂摊子怕是留给自己的考验。

    “先管不得这么多,帮太祖陛下稳住南方为先。”

    吕大器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当机立断道:“大不了等平定了湖广,就向天下人宣告太祖临凡的消息,在南方树立一个新的朝廷.”

    “额”

    刘熙祚与周二南对视一眼,以一种相当敬佩的眼神看向吕大器。

    他是真的敢啊。

    居然敢搞一个新的大明出来。

    不过仔细想想。

    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毕竟这可不是拥立某个藩王搞叛乱。

    而是追随太祖陛下打江山。

    再仔细想想。

    要是这么算的话,那叛乱的好像不是他们。

    而是北京的那一位了

    当下吕大器连忙进入工作状态,与左良玉、刘熙祚、周二南等人先安置了他自己带来的军队。

    随后又马上给李乾德写信,勒令他即刻来长沙。

    除此之外,又派人给湖北巡抚王扬基写信,让他在湖北组织军队,抗击李自成,他很快会派人北上救援湖北。

    目前大明在湖广等地的官府势力可以说是被摧毁了。

    张献忠与李自成攻打湖北,湖北官员跑的跑,散的散,死的死,投降的投降,连湖广巡抚王聚奎都被打跑,弃官隐居了起来。

    只有湖北巡抚王扬基在张献忠攻克武昌后跑到了左良玉那,跟着左良玉一起收复了武昌。

    左良玉南下长沙的时候王扬基就留守在武昌城中。

    目前汉江以西,也就是南漳、宜城、荆门等地归李自成占据,汉江以东在左良玉赶跑了张献忠后,又被官军收复。

    包括监军道王瓆、江北监军傅上瑞、沔阳知州章旷、承天府同知马飙等人还在坚守当中。

    沔阳知州章旷三次收复沔阳,倾尽家财招募士兵抵抗李自成的进攻。

    马飙更是在历史上于崇祯十七年战死。

    可见此时湖北还是与李自成部正处于非常激烈的焦灼对抗阶段。

    不过之所以这样还是在于李自成的主力部队并不在湖北。

    眼下李自成正在进攻陕西,留下马世泰、郝摇旗等人于襄阳对付勋阳的高斗枢和武昌的左良玉。

    双方势力纠缠,犬牙交错,于承天府、德安府。也就是后世湖北的天门市、孝感市、仙桃市等地不断发生战斗。

    马世泰、郝摇旗等人有兵马数万,官军的主力左良玉南下长沙,高斗枢和王扬基的部队加起来也没两万,基本上没有收复承天府与德安府的可能。

    但李自成部主力不在,又腹背受敌,被勋阳与沔阳等地官军夹在中间。

    虽集中起来的力量可以对付其中一路,可打东边,西边要被进攻。打西边打不下,又会被东边进攻。

    因此李自成部并未主动进攻武昌等地,而是等到李自成主力,双方陷入僵持阶段。

    吕大器打算先跟朱元璋兵合一处,军队交由朱元璋管制,到时候是先北上灭李自成留守在湖北南阳的部众,还是南下打张献忠,自有太祖陛下定夺。

    这么一想,吕大器都觉得原本山大的压力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

    果然,还是得跟着太祖他老人家这样英明的皇帝混。

    北京那位,真就是什么玩意儿啊。

    没准跟着太祖陛下,自己也能混个新大明的元老当当呢。

    吕大器心里胡思乱想着,倒是坦然了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