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二十章 左良玉来袭

第二十章 左良玉来袭

    第二十章 左良玉来袭 (第2/3页)

当中,开垦荒地以备春耕。

    今年已经是秋九月,再来种晚稻已经来不及了,正处于小冰河时期,长沙的冬天也很冷,甚至会下大雪,不宜种植。

    但土地并非是只有耕作的时候才用,提前挖水渠、沤肥、除虫、松耕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流程之一。

    老朱深知长沙留守一千人,再派几千人出去横推是不现实的事情。

    没有根据地,就意味着没有后勤补给。

    粮食倒是简单,走到哪里哪里补给就行,可武器弹药呢?

    所以把长沙经营好,让后续物资源源不断,争取一年之内横扫天下,重新奠定乱世秩序,是最好的选择。

    “陛下,如今长沙周边归附,有些官员也接到了我的信件,虽将信将疑,却也依旧上任,就是担心贼寇再次席卷而来,会不会”

    刘熙祚跟在老朱身边,小心翼翼地说道。

    目前长沙的守城力量其实是相当强的,小朱棣带了八百人走,长沙还剩下四千多人。

    别看人数少,但人手自动步枪加破片手榴弹加迫击炮谁受得住?

    朱云峰这几天甚至已经丧心病狂在运大明神威炮了。

    神威炮就是仿照的法国小姐造的榴弹炮,别看口径才75mm,架不住可以连发,射程也远比明末的红衣大炮强太多。

    因此别说张献忠来,就算是明末的所有起义军包括官军甚至清军,百万大军围攻长沙,也都是送菜。

    当然。

    前提条件是子弹和炮弹够,不然没子弹炮弹肯定也是被人海淹没。

    但话又说回来,有传送通道子弹和炮弹都源源不断。

    因而这点倒不用担心。

    老朱思索道:“朕会让人带几百人去南面湘潭守着,拦住献贼三百人足矣。”

    “太祖陛下神威盖世,四方宵小自然莫不能敌。”

    刘熙祚谄媚说道。

    朱云峰在一旁拿着手机,看着在网上下载的刘熙祚资料,对季赫纳闷道:“网上说这家伙品行刚正,威武不屈,面对张献忠的劝降以死殉国,怎么比我还会拍马屁?”

    季赫撇撇嘴道:“江湖不是打打杀杀,那是人情世故。换咱们在明末,太祖复活了,还带那么多天兵天将,马屁拍得比他还响。”

    正这时,有士兵压着灰头土脸的周二南过来道:“报,陛下,此人被认出是长沙通判。”

    “汝为兄。”

    刘熙祚忙道:“怎么这般狼狈?”

    周二南冷哼道:“你这不忠不义之徒,也配与我称兄道弟?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刘熙祚便明白他也犯了自己当初的错误,忙道:“汝为兄误会了,这真是太祖陛下,我的为人你还不清楚,若不是太祖亲临,我早就自裁以殉国,免得连累家族声誉。”

    周二南迟疑起来。

    刘熙祚是武进西营刘氏子弟,家风严谨,宗族在江苏素有世家望门之说。

    父亲刘纯仁一生清廉刚正,积劳病卒于任上。重病时属下赠礼,仍手答严拒,归葬时家人售卖衣袍才偿还丧款。

    不仅朝廷奖赏诰敕三道,连地方福建省亦追崇入祀名宦祠,常州公举入祀乡贤祠,可谓当地名门。

    这样的家风在当时是被人称赞的。

    如果家中子弟出现叛投的情况,那无异于让整个家族蒙羞。

    因此这种地方名门望族,反而注重声誉。

    眼下对方拿家族名誉担保,在古人的认知当中,可信度确实非常高。

    这就有点像后世那句,骗人死全家一样。

    只是太祖下凡

    让人不敢置信啊。

    看到他犹豫,刘熙祚趁热打铁道:“不仅太祖殿下,还有洪武十八年的成祖陛下,中山王殿下,岐阳王殿下也都来了。”

    周二南疑惑道:“洪武十八年?中山王殿下与岐阳王殿下当时不是已经薨了吗?”

    “太祖自有仙术。”

    刘熙祚笑道:“若是不信,让吴王殿下带你去一趟洪武便是了。”

    “这点小事劳烦孤作甚。”

    朱云峰站出来拍了拍季赫的肩膀,装腔作势道:“楚国公,交给你去办。”

    “是,殿下!”

    季赫学着古人的样子,脸上露出抽象的表情,抱拳拱手,然后对着押着周二南的卫士道:“走,带他去洪武年看看。”

    周二南随即稀里糊涂地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