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章 又一个永乐朝?

第一章 又一个永乐朝?

    第一章 又一个永乐朝? (第1/3页)

    2029年新年过去,尚峰山依旧大雪封山。

    今年朱云峰没在长沙过年也没在镇子里的别墅过年,就在尚峰山过年。

    本来爸妈今年要回来。

    但他一个电话骗他们说要去国外谈生意,今年不在家过年,他们就没回来了。

    不过年后朱云峰和朱棣确实去谈生意。

    跑了趟外地。

    云峰公司现在业务扩张得很快,各行各业都掺和一脚,也有不少合作伙伴。

    之前都是邹婷在打理,但有些东西还是得他这个老板出面。

    季赫留守在尚峰山,加大马力给石碑充电。

    相比于当初的电量,这次不仅上了十多个夹子,而且工业电火力全开,以每小时几千度的电量充。

    正常情况下,要是石碑承受不住,恐怕会出现问题。

    比如电线,要是忽然加大功率,普通电线的材质承受不住高压电,就会把电线烧坏,甚至造成火灾。

    但这石碑确实夸张。

    那么多电跟泥牛入海似的,仿佛一个无尽的黑洞,吞噬了一切能源。

    一直到4月底,也就是农历戊申年3月份的时候,才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穿越实验。

    朱云峰家地窖内。

    此刻已经是晚春时期,尚峰山春暖花开。

    地窖又变了模样。

    厨房没了。

    厨房与杂物间相连,之前拆了杂物间,一般的大货都能进,用小龙门吊放下去。

    但现在为了运更大的东西,只能忍痛把朱云峰和季赫心爱的厨房拆掉,把一楼进门左手边的卧室改成厨房。

    好在二楼有三间卧室,够朱云峰季赫和朱棣平时三个人睡,不然他们连睡觉的地方都腾不出来。

    厨房与杂物间打通,空间宽敞了许多。

    三个人就蹲在原来杂物间的地板砖上,看着下面正夹着十多个鳄嘴夹的石碑发呆。

    “够了吧,都3个月了。”

    “试试?”

    “试试就逝世。”

    季赫莽夫,关了电闸就准备上。

    朱云峰急忙拉过他道:“忘了上次的教训吗?装备带齐。”

    第一次去第二个世界是朱云峰上的,这次季赫上也没什么毛病,只是安全措施得到位。

    “没问题。”

    季赫立即穿戴好装备。

    还是跟之前一样,防护服、氧气瓶和抗压板。

    穿戴整齐之后,三人下了地窖,把石碑上的鳄嘴夹拿掉,目光盯向第三个圆球。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洪熙朝,也就是朱高炽的朝代。”

    “这朝听起来怎么这么冷门啊?”

    “那是,才干了不到一年就挂了,肯定冷门啊。”

    朱云峰看向朱棣,朱棣脸色复杂。

    毕竟他现在其实才24岁,之前先是见了40岁的自己,接着又得去见47岁的儿子,这体验确实让人心情复杂。

    “我去了啊。”

    季赫把抗压板架好,抱住抗压板,趴在石碑上,然后摸向了第三个圆球。

    朱云峰和朱棣都紧张地看着,一瞬间,他就消失不见了。

    果然。

    这第三个圆球也通向一个世界。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预料当中的大明,亦或者又是个崭新的地方。

    还没等朱云峰和朱棣说话,三秒钟之后,季赫又回来了。

    “什么情况?”

    朱云峰忙问。

    “是个宫殿。”

    季赫脸上还保持着震惊的表情说道:“这次不是在地下。”

    “果然不出我所料。”

    “你知道?”

    “嗯。”

    朱云峰点点头:“族谱记载,这东西是我家老祖吉王朱见浚从北京城带到长沙的,但第一个圆球去的地方却是洪武朝地下,你想到了没有?”

    季赫脸上先是迷茫,随后立即意识到了什么,睁大了眼睛说道:“懂了,这东西是老四带去北京的。”

    朱棣挠挠头道:“是吗?”

    “应该是。”

    朱云峰说道:“不出所料的话,肯定是老四迁都北京的时候一起带过去了,就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在地下发现的石碑。”

    “那现在咋办,我看那个宫殿里面都是放着蛮多东西的,应该是个仓库之类的地方。”

    季赫说道:“还去吗?”

    “看看第四个怎么说。”

    朱云峰看向第四个圆球。

    “我看看。”

    季赫又摁了一下。

    刷。

    瞬间消失。

    接着又回来了,他说道:“又过去了,还是那个宫殿。”

    “第五个呢。”

    刷。

    季赫又过去,这次都不用说,直接摸向第六个球。

    果然,还是过去了。

    片刻后第七个,第八个,但第八个没反应。

    季赫就说道:“看来第三,四,五,六,七个世界打通了。”

    “不出意外的,第三个是洪熙朝,第四个是宣德朝,第五个是正统,第六个是景泰朝,第七个是成化朝。”

    “也不对,按照顺序来说,应该是第一个洪武,第二个建文,第三个永乐,第四个洪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