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四十五章 大明万岁!

第四十五章 大明万岁!

    第四十五章 大明万岁! (第2/3页)

能再往上提一提,预计后年应该就能装备到全军。

    神机营实行严格的子弹分离制度,此刻全都背着步枪,站得笔直,目光望向高台,等待着李文忠说话。

    李文忠看到下方已经全都站好,又等了大概五秒钟之后,才开口说道:“恁每都站好了。”

    “晚些时候,陛下要跟恁每说话,大家都要记好,红色旗子竖起来的时候,恁每就鼓掌,甚么是鼓掌哩?”

    说着他双手斜伸,呈现十字上下拍动道:“就是这样!”

    “啪啪啪”的掌声传遍了整个校场。

    校场上的士兵们四下扫视,早就注意到了声音是从不远处的黑木盒子里传来。

    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好奇的表情,但所有人都忍住,依旧笔直站立,目光迅速从黑木盒子上移开全神贯注地望向高台。

    “立旗!”

    李文忠大喊道。

    下方高台竖起红色旗帜。

    “啪啪啪啪啪!”

    所有的士兵全都开始鼓掌,第一遍掌声如雷。

    当然。

    也有滥竽充数的——长枪兵。

    洪武年间的士兵兵种就分步卒、骑兵以及水军三种。

    其中步卒又有弓弩手、长枪兵以及刀手。

    虽然里面还能细分几个兵种。

    比如弓弩手有弓箭手与弩箭手,刀手有长刀兵、短刀兵、钩镰刀兵等等。

    但不管弓弩手还是刀手,武器都可以背在身上。

    唯有长枪兵非常尴尬,就只能右手握枪,左手拍打手背以示行动。

    不过十万人,做到这样一遍整齐已经不错了。

    李文忠微微满意地点点头,道:“黄色旗帜升起来的时候,恁每要喊万岁,三声即可,记住俚!红旗鼓掌,黄旗万岁!”

    “立旗!”

    随着李文忠一声呐喊,台下竖起黄色旗帜,下方随即高呼:“万岁!万岁!万岁!”

    这他们倒是很熟练。

    因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不管是对君王庆贺,亦或者出征、军队胜利归来等情况,都会山呼万岁。

    明军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下方万岁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宛如海啸一般,扑面而来。

    朱云峰这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壮观的景象,以前看还只是从视频里看别的国家搞阅兵仪式的时候,如今亲眼看到方觉得震撼。

    同时明军的军容之整齐,队列之威严,气势之宏伟,也让他刮目相看。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毕竟这支队伍可不是明末那支被拖欠饷银的明军,而是明初洪武年间的军队。

    开国军队往往都非常强大,都是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气势自然与普通军队有质的差别。

    “好!”

    三声万岁之后,李文忠说道:“现在立好!”

    他一声令下,全军站立。

    李文忠依旧目光威严地扫视下方,屹立不动。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过去。

    过了大概一刻钟,远处一辆马车在亲卫军的簇拥下缓缓驶入校场,停在了高台下。

    随即李文忠便开口说道:“诸君,陛下又要带恁每去打仗了,是去北平打胡虏,俺想问恁每一句,恁每怕不怕。”

    “不怕!”

    下方先是有人高呼,接着群情响应,纷纷高喊。

    李文忠笑道:“俺也不怕,为甚么了不怕,因为俺每都不会死,俺每有枪,有炮,再不需与胡虏甚近打杀,离得几里,胡虏就死哩,该怕的是胡虏。”

    说完之后,他就又问道:“现在俺又想问问恁每,饭吃得饱么?衣裳穿得暖么?毎月关的粮,及关得些儿赏赐送么送回家么?”

    “吃得饱哩,穿得暖哩,送回家哩。”

    又是先有零星可能几千人在喊,紧接着就是上万人,十万人,虽然喊得不整齐,听得没那么真切,却胜在声音洪亮,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得见。

    而下方刚刚到的朱元璋站在一侧后台处,等着李文忠先把话说完,听着外面的话,嘴上含笑,再低头看季赫给的演讲稿。

    “写的什么玩意儿?”

    朱元璋皱起眉头道:“小季,你要我上台说这些?”

    刚才朱云峰只临时来得及给李文忠写,倒是没给朱元璋写,季赫只好说道:“老祖宗,我不懂明朝白话啊,大概就这个意思就行。”

    “行了,我知道了。”

    朱元璋也明白可能为难季赫了,便说道:“我心里有数。”

    台上李文忠轻松几句话,就调动了士兵的情绪。

    下方士兵们想到今年以来,饭吃得饱饱,衣服穿得暖和,赏赐也比往常多了很多,钱都寄回家,一家老小全养活得好好的,脸上就挂起了幸福的笑容。

    古代社会,当兵就是为了吃饱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