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三十七章 朱标下山

第三十七章 朱标下山

    第三十七章 朱标下山 (第2/3页)

“儿子,那我们走了。”

    “去吧,我过几天来长沙看你们。”

    朱云峰摆摆手,接着双手插兜,等着他们离开。

    “那好。”

    陈玉霞上了车,对站在驾驶位车门外的朱云峰道:“来长沙的时候一定要给妈妈打电话。”

    “好了老妈,快走吧。”

    朱云峰按了别墅的电动门开关,把门打开。

    古斯特缓缓驶出去。

    看着爸妈离去的背影,朱云峰松了口气。

    虽说老爸要是在外面累了,想长留在老家也不是不行。

    但总归有些不方便。

    还好老爸雄心未老,还要出去创业,不然他就要头痛了。

    把爸妈安置在镇子里别墅还好说,主要是他自己经常待在大明那边,神龙见首不见尾。

    连县里领导找他都得预约。

    之前借口是去广州找爸妈去了,如果爸妈回来了,那借口可就不好找。

    送走了爸妈后,朱云峰就回到了尚峰山。

    顺便再给刘东打个电话当拜年,再问问刘东那边的情况如何。

    刘东跟朱云峰的关系不是单纯的买家与卖家的关系,而是供货商与经销商的关系。

    这两年刘东靠着朱云峰这边的赚的也是盆满钵满。

    别看他只是按比市场价低几块钱的价格从朱云峰那拿金子,但做金子贸易可不是简单的倒买倒卖。

    会赚钱的都是拿来做金首饰。

    虽然比不得哪些品牌连锁店能把金首饰卖到800多块钱一克,但卖个700块钱还是没问题。

    所以朱云峰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刘东,而是刘东非常需要朱云峰的供货渠道。

    只是因为刘东跟朱长青的关系,朱云峰对他还是非常尊重。

    接到朱云峰打来的电话,刘东告诉他人已经找到了。

    托了国外客户的关系,在新加坡找了两个与朱标、朱棣相似的年轻人。

    一个20万,加上其它一些关系打点,总共80多万的样子。

    大概初十就能入关,到时候他会以物流的形式直接把各种证件送到他家来,然后马上安排那两个人出境。

    朱云峰随即表示钱都是小问题,直接给刘东转了钱过去。

    很快,到了大年初十二。

    证件送到了。

    朱标也差不多把政务交接工作都转移给了老朱。

    一大早,马皇后穿了一身褐色老年棉绒服,朱标则穿了一身蓝色的休闲内绒西装,长头发扎起来,显得年轻俊朗。

    这其实也是朱棣平时在现代时候的打扮。

    他们是长头发,在大明的时候都是挽着,用头巾包起来,叫做束发,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戴头冠。

    事实上目前大明也就皇室、勋贵、官员以及士绅、富豪开始束发戴冠。

    寻常百姓很多都头上额头两侧剃掉,留中间部分,然后两鬓扎两个辫子,就是电视剧里蒙古人的造型。

    毕竟元朝灭亡才十四年,老朱虽然废除前朝习俗,但想短时间内那么快移风易俗也没那么容易,直到明朝中期百姓才不再留辫子。

    如今朱标要去现代的话,那自然只能进行简单地束发,戴冠就与现代服装不伦不类,单穿着汉服到处走也行,只是回头率太高,引人注意,不太方便。

    所以只能如此。

    好在明朝16岁之前其实也剃头,直到16岁后才开始留头发,20岁及冠后才会束发,并且会控制头发长度。

    因此实际上朱标和朱棣的头发不算特别长,大概也就到后背的长度,扎个高马尾还是很酷炫。

    早上朱云峰在自己家里做了饭菜。

    朱元璋送朱标和马皇后到了他家,一起在朱云峰家一楼客厅里吃饭。

    等吃得差不多后,饭桌上朱元璋放下碗筷,用纸巾擦了擦嘴,随后才看向朱标说道:“标儿。”

    朱标听到他的话,也放下了碗筷说道:“父亲。”

    “这一去,你照顾好母亲。”

    “是。”

    “听说你还要出去走走?”

    “是的,之前孩儿就想去现代那边的南京看看,想知道与如今的大明金陵有何不同。”

    “嗯。”

    朱元璋点点头道:“多去看看也好,以后金陵也要规划起来,建设得更加宏伟才行。”

    “孩儿明白。”

    朱标认真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