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二十六章 大明有火炮

第二十六章 大明有火炮

    第二十六章 大明有火炮 (第2/3页)



    只是他跟爸妈的相处方式基本属于不熟,一个月都不一定打个电话。

    所以都快过年了,都不知道他们今年回不回家过年。

    “要是他们不回来,还是来大明吧。”

    “嗯。”

    “今年又是个丰收的年啊。”

    朱标目光所及。

    摩托车小心翼翼地驶入皇庄内。

    皇庄一眼望过去,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堆满了秸秆。

    这些秸秆明年开春就会烧掉,一是做草木灰无机农家肥,二是省时省力,还能防止虫害。

    虽然会造成一定空气污染,但如今这个时代,秸秆造成的污染微乎其微。

    所以没有必要要求跟后世一样,禁止燃烧秸秆。

    往年农田收下来的水稻数量不多,秸秆也少,远没有像如今这样壮观。

    这足以证明大明的粮食产量已经飞跃式提升。

    “还是得自己有自己的化肥工厂才行。”

    朱云峰眺目看去,说道:“你今年粮食爆发性增长了,百姓吃得上饭,肯定愿意生孩子,人口也会爆发性增长,粮食产量必须要与人口增长速度持平。”

    “嗯,不过做化肥我也知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先在你们镇开一家化肥厂,以后慢慢想办法过渡到大明来吧。”

    朱标点点头道:“明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始做工业化基础了,你的电弧炉计划呢?”

    “这不是钢铁厂还在弄吗?明年就可以了,先把电解决吧。”

    朱云峰说道。

    他们镇就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资源,毕竟背靠雪峰山脉。

    但开采不太容易,加之最近些年提倡环保,减少了矿石开采以及钢铁产量,导致只有储备,没有相关产业。

    朱云峰也是在县里做了各种投资和思想工作,最终县里向上面打报告,把开采证批下来,总算是可以自己开办一家钢铁厂。

    他打算通过镇子里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以水电站加火电站的形式炼钢铁,再把钢铁用于加工制作,转到大明。

    这样他就能够把电弧炉炼钢技术,以及火电发电技术送到大明来,直接跳过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

    但前提条件是他的钢铁厂能够顺利建起来。

    不过也差不多了。

    明年上半年就能开工,这样就能运送大量相关机械过来。

    唯一的麻烦就是又得累个够呛。

    朱云峰觉得自己还是得把自己家重新修一次,至少把后厨和杂物间的墙拆了,再从后仓修条斜坡直接送到地窖去。

    这样以后就能用叉车运输。

    不然每次搬运都得靠人力,几百斤的零部件送来,又要组装,真是累死个人。

    两个人说着。

    摩托车已经驶入了兵工厂。

    远处作坊内,朱棣已经教会了一些工匠使用机器,正在轰隆隆地造AK和子弹。

    他们目前只会造AK和7.62子弹。

    因为朱棣还没有对拉栓式步枪研究,各部件也没有进行模具冲压,自然只能用现成的模具造。

    等朱棣回来之后,把拉栓式步枪的科技树点出来,才能造老式步枪。

    化学实验室那边倒是在搞得热火朝天。

    物理上的热火朝天。

    前两天招来的化学学徒就爆炸过一次,还好剂量小,不然实验室都没了。

    由于大明没有化学概念,找的化学相关人才,居然TM的是道士。

    没办法。

    炼丹的道士还真能算是相关产业技术人员。

    毕竟火药就是道士们搞出来的。

    而朱标今天要去的地方是校场,因为车间通过各种器械,造出了一些钢材炮管。

    朱棣的AK连打了十多个弹夹,要是换成别的国家的钢材,枪管还真不一定能承受得住,可能膛线都要出问题。

    但架不住他们的钢材产地是Made in China,而且还都是高强度的合成钢。

    这种情况下质量得到了保证,大明原来的火器制造部门是工部归属的军器局,直接把军器局工匠叫来,用现代钢材打造大炮。

    事实上目前的大炮还是以仿制明初的神铳车炮以及大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