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收复云南 (第2/3页)
但他不明白人潮聚集,被自动步枪射成筛子的道理,却明白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以他马上喝道:“李文忠,傅友德!”
紧随在他身后的李文忠和傅友德连忙站出来拱手行礼道:“末将在!”
“即刻渡江!”
“是!”
二人立即下了船舱。
过了一刻钟左右,大批明军从各个军营里出来。
在江边对峙那么久,明军早就做好了大量的渡江战船,虽然都是小渔船,但南盘江本来就不是河水湍急的河流。
特别是曲靖段,由于曲靖有大片平原地区,水流较为平缓,在火力压制下,一艘艘小渔船迅速登岸。
等到第一批数千明军抵达西岸的时候,已经是朱元璋下令渡河的三刻钟之后的事情。
然而面对明军大张旗鼓渡江,已陷入混乱的元军根本无力阻挡。
见此朱元璋喝道:“渡江!”
“渡江!”
“渡江!”
“渡江!”
下方将士们汹涌呐喊,先是只在朱元璋身边的楼船附近左右卫士们喊叫。
紧接着像是有传染力一样,迅速向着三军蔓延开去。
这其实也是一种军令传达。
只不过传达速度会比号角、擂鼓之类的要慢,因此比较少出现在正常战场上。
但人力同时呐喊,往往容易爆发出强大的激情与士气。
便在这股呐喊的传染下,将士们快速登船,不断在江面上划着,然后抵达了对岸,在本营主官的带领下,向元军杀去。
“父亲,孩儿请求追杀胡虏!”
朱棣此时已经下令停止射击,但打到现在也才换了十多个弹夹,身后的换弹夹士兵一点都不累,所以他马上想追击过去。
最主要的是这是他第一次用枪械杀人。
老朱这个人为了训练儿子有杀人的胆魄,从小就让他们拿死囚练手。
因而朱棣上阵杀敌没有一点心理负担,反而觉得开枪杀人太远了,他想拿着枪近距离追着敌人打。
那才叫过瘾。
“哈哈哈哈哈。”
听到儿子的请求,朱元璋非常高兴,点点头道:“好,不过现在元军已经被冲乱,你在乱军当中小心一些,让人护卫你左右。”
“是!”
朱棣大喜,连忙招呼自己的亲卫军把船上的弹药都拿上。
弹夹他其实没做多少,只有五十多个,往往都是打完一发弹夹,士兵马上给他们递一个,接着立即装空弹夹。
所有子弹都装在盒子里,此刻六百名亲卫队马上都悬挂着子弹盒,勒马走向河边,坐船过河渡江。
但这个过程其实依旧花了很长时间,等朱棣过江的时候,元军营帐都被明军掀得差不多了,大量元军遭遇突袭,作鸟兽散。
地上各种元军的旗帜、武器、帐篷毛皮四处都是,栅栏也被汹涌而至的明军士兵推倒了许多,整个元军大营一片狼藉。
朱棣见此只好继续追击。
数十万人散落在后世曲靖市区100平方公里的面积,很多元军分散跑,明军也分散追,追得只隐约看到人头攒动,到处传来喊杀声、惨叫声以及马匹疾驰的声音。
这没人杀也让人郁闷,朱棣带着他的亲卫队纵马追了一天一夜,当然不是一路跑过去,马匹也要休息,而是四处寻找有没有元军残部。
然而可惜的是明军人数实在是太多了,这一战老朱带了三十万人,而元军才十万人,三个全副武装的汉人士兵打一个蒙古士兵,狼多肉少根本不够分。
加之冷兵器混战的时候拿枪打容易误伤队友,因此偶尔遇到几百上千人的交战,朱棣也只能远远看着,最多就是下令让亲卫队上去帮自己这边士兵的忙,根本不敢开枪。
结果就是等第二天早上朱棣回来的时候,他甚至连一个人头都没捞着,让他郁闷不已。
不过也有好消息。
鉴于朱棣立下大功,且眼下盘踞在云南的元军主力已经被击溃,大局已定,因此朱元璋决定让朱棣亲率三万前军,直奔昆明。
除此之外,又遣傅友德亲率挥师北向乌撒,以策应北路军。
一路由蓝玉、沐英率师进逼板桥。
最后一路则是曹震、王弼、金朝兴等率兵两万人,向南攻克临安(今云南建水)诸地。
而朱元璋本人则率领十万中军主力,在朱棣身后策应。
朱棣兴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