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十七章 大明的拿来主义

第十七章 大明的拿来主义

    第十七章 大明的拿来主义 (第3/3页)

料齐全,根本不怕买不到,3D打印技术上也没有丝毫限制,直接就可以开造。

    但想想日服第一男枪,想想那位美服刺客,怎么说也不能落后于人。

    “那必须的。”

    朱云峰笑嘻嘻地说道:“现在什么都准备齐全了,工厂也搞起来了,有合适的理由买大量原材料,那不开干还干嘛?”

    “就是这玩意儿会不会太危险了点?”

    季赫上去提了两袋高纯度硝粉下来,迟疑说道:“诺贝尔可是为了搞这玩意儿被炸得够呛。”

    “看到没。”

    朱云峰指了指车上角落里道:“那边还有袋硅藻土,这个得拿上,诺贝尔就是没加这个被炸的,加了这玩意儿就没事了。”

    诺贝尔在1864年自己被炸伤,弟弟被炸死,然后才在当年秋季研发出了硝化甘油。

    但在1866年,他发现如果加入硅藻土的话,不仅能极大提升硝化甘油的稳定性,同时威力也提升了不少,这就是著名的黄色安全炸药。

    所以说老诺还是挨了不少冤枉炸,要是早点发现硅藻土的功能的话,或许弟弟也不会死。

    “哟西。”

    季赫发出了家乡话的声音,美滋滋地道:“有了这个东西,那是不是可以直接造炸弹了。”

    “怎么,你想干嘛?”

    朱云峰瞥了他一眼。

    季赫乐道:“那当然是得让大明的广岛和长崎也试试威力了。”

    “等铁甲船造出来再说吧。”

    朱云峰说道:“现在木船去日本还是太危险,以后搞点柴油发动机过来,大明想造柴油发动机是不现实,不如自己拼。”

    “好好好,为了这个目标我得去网上查查怎么造船了。”

    季赫动力满满。

    虽说想造现代军舰是不现实的事情,但以目前国内发动机动力,造个几百吨排水量的小铁甲舰应该问题不大。

    网上那种柴油船用发动机便宜的几万块,贵点的几十万,虽说装起来肯定很困难。而且大明也没有那焊接和造船技术,但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朱云峰打算明年大明就得实现远洋能力,哪怕是东拼西凑的民用船只,放在现代也就破烂货,可放在大明,那就是全球领先呀。

    “要我说,还是得把教育基础打牢,现在大明最缺的就是技术人才。你们三学好技术,帮忙去教学吧。”

    朱标提着东西,边走边说道:“刚好我已经在城里开了学校,现在招了很多秀才正在学习基础数理知识,但技术方面就不行了,季赫,你不是会电工吗?去授授课,刚好现在有电了不是。”

    “.”

    朱云峰、朱棣、季赫三兄弟默不作声,低头赶路。

    “你们三为什么不说话。”

    朱标见身后没声音,扭过头去,看到哥三装作没听见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你们不懂吗?”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这种事情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功的,就算我们去,也加快不了多少进度,何况我们自己的本事还不知道吗?去了也是误人子弟。”

    朱云峰见他生气,便只好解释道:“大明现在先把拿来主义用着,自给自足得教育基础做起来再说。”

    其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他们不是不明白。

    毛熊老大哥就是这样。

    一句我们有原子弹就是你们有,没必要自己造。

    但教员却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于是力排众议造原子弹,一声核爆龙吟让世界震惊。

    可教员时代毕竟有了一定工业基础,且还有大量的回国科研人员,在难度上算是从一做到一百的过程。

    而大明就纯粹是从零开始,别说做到一百,做到一都比从一到一百难度大无数倍。

    何况就朱云峰朱棣季赫这三也不是搞科研的料。

    看点视频资料,弄点基础化工电工知识就不错了,让他们去教别人,那属实是太高看他们。

    所以有些事情是真没办法。

    至少教育这块,确实只能慢慢来。

    估计得三五十年,且大明不断涌现出大量理科天才或许才行。

    当然。

    在本身有一套成熟的教学体系与知识水平的情况下,大明可以集中教育。

    先搞这样的特殊教育体系,专门召集各路学子进行视频资料等基础教育学习,把基础数理化知识搞清楚,再进行普及教育。

    只不过眼下的话,还是先用拿来主义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