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八十六章 黄金渠道

第八十六章 黄金渠道

    第八十六章 黄金渠道 (第2/3页)

那边地宫。

    一袋大概2000枚银元,重130公斤,提肯定提不动,只能拖。

    朱云峰有想过用铝。

    奈何大明信用体系崩塌,民间对除金银铜以外的货币不感兴趣。

    想最快提升信用,那就只能用银元。

    但现在他正面临一个窘迫。

    没钱了。

    种地第一季度就花了1000万出头。

    然后是各类杂七杂八的开销,买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沙发、服饰、电器、汽车、电子产品、书籍等等之类花了几百万。

    接着是开工资,他跟季赫每个月20万底薪,邹婷3万,其余40多个员工平均工资在5000左右。

    一个月大概要支出68万的工资,五个月就是300多万。

    之后开工厂也花了二百多万。

    最重要的大头就是买原材料,成品没有经过冲压的银元一吨530多万,他买了两吨。

    因此到目前为止,半年时间不到,他已经花了快4000万了。

    看着卡里冰冷的700多万余额,朱云峰流出了贫穷的泪水,掏出手机,给老爸打了过去。

    五月九日,正是初夏时节,暖春的阳光洒落下来,让人生出闷热感。

    此刻广州,相比于北方这个时候还十多度的天气,广州烈阳高照,晒得人满头大汗。

    大白天朱长青醉醺醺地回到自己的出租屋,看到了儿子的来电。

    这年头有钱老板破产后的日子不好过。

    要是欠银行几百个亿,那就是你牛,银行得把你供起来。

    但你要是只欠几千万或者几个亿。

    那对不起,银行要把你往死里搞,再瘦也得炸出几两油。

    说实话。

    欠钱当老赖本身不是什么好玩意儿。

    只是跟那些当了老赖就破罐子破摔的人不同,朱长青还是有把欠的钱都还上的想法。

    于是他在破产之前选择和老婆离婚,剩余的财产转移给妻子,让妻子那边保留一部分产业,从而给东山再起留下一点可能性。

    最主要的是,他欠银行的钱其实不多,也就几千万。

    欠的有部分是供应商的,有部分是信任他的亲戚朋友的,林林总总加起来一个多亿。

    朱长青也是要脸的人,自然不希望以后家人跟他一起抬不起头。

    然而这年头生意不好做。

    即便是有像刘东这样的好朋友帮衬,每个月拉到的订单也就勉强维持生活和利息,翻身的日子恐怕遥遥无期啊。

    “喂,儿子。”

    生活虽然艰难,可日子还是得过,朱长青调整了一下心态,让语气尽量轻松点接了电话道:“怎么了儿子?”

    “老爸,跟你说个事。”

    “你说。”

    “我不是办公司吗?”

    “公司出问题了吗?”

    朱长青心里一咯噔。

    他这边可拿不出钱帮儿子渡过难关。

    “不是,是我出口到海外了嘛,客户用黄金交易的,我想问问该怎么处理。”

    “黄金吗?做好进口手续和相关证明就行,然后去银行兑就好了。”

    “这个嘛可能有点小意外。”

    “什么意外?”

    朱长青疑惑道:“别是走私进来的吧。”

    “也不算,反正就是跟咱们家祖传的金子差不多,您看有办法吗?”

    “.”

    片刻后朱长青说道:“你现在手头有多少?我给你东叔打个电话问问。”

    “东叔靠谱吗?”

    朱云峰问。

    虽然已经交易过一次了,但这种东西还是要问清楚。

    “他是你爸的大学同学,一个寝室的,这几年全靠你东叔和另外一个你周叔帮衬你爸才没倒下,你说呢?”

    “那就行,现在手头上有250公斤,主要是后续可能流入比较大,可能每个月都有200多公斤,不知道东叔吃不吃得下。”

    250公斤?

    朱长青倒吸了一口凉气,还每个月200多公斤?

    价值就差不多是1.5亿了。

    自己巅峰时期的总资产也就不到2亿啊。

    儿子哪那么多金子?

    沉默好一会儿后,朱长青还是回答道:“这你放心,你东叔是整个家族产业,他们家的产业链很大的。”

    “黄金家族产业?”

    “是的,你东叔的只在他们家族占了很小一部分,但他手里的现货黄金你知道有多少吗?”

    “多少?”

    “1000多公斤吧。他们整个家族的黄金现货资产有几百个亿,你只要别一次性搞几十吨来,平时一两吨还是轻轻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