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七十四章 青天大老爷

第七十四章 青天大老爷

    第七十四章 青天大老爷 (第3/3页)

史、杂记都未记载过朱元璋剥皮充草,连清朝修的《明史》都不存在,只在清代一些民间野史当中有记载。

    正史当中朱元璋对待贪官最严重的刑罚就是凌迟,一般就是斩首示众。所以真正来说,毛骧确实不知道这般酷刑。

    毕竟杀人不过头点地,剥皮充草费劲了点。

    朱云峰扭过头上下打量了一下他道:“就是把他的皮剥下来,里面放稻草。而且是要在人活的时候剥皮,剥的时候人是会痒的,你现在觉得痒不痒?”

    “痒,卑职不仅觉得痒,还觉得浑身发毛。”

    毛骧打了个寒颤,不迭又翻开下一页,声音已经有些颤颤巍巍道:“殿下,卑职这次看清楚了,胡惟庸的家产是一万一千二百三十八两金,十一万四千六百九十五两银,算上宝钞总计三十三万八千六百二十一贯!如果再加上他名下的田地的话,总价值应该在一百万贯左右。”

    “你确定看清楚了?你小子没在里面贪吧?”

    “卑职真没有,是每一页记载的数据不同,第一页是初步,第二页更多,第三页是最终统计,卑职是个粗人,哪里知道算账的总计数放在了最后。”

    “原来如此,TM的这死贪官,恐怕国库都没这么多银子吧。”

    朱云峰气得牙痒痒。

    明初时期,朝廷官方汇率是一两黄金兑换四两白银,一贯洪武通宝等于白银一两。

    这样光现金就价值50万两白银左右。

    说句实话,在大明的贪官里算是比较清廉的了,严党贪起嘉靖的钱来可是百万百万的贪,严世蕃的家产黄金三万多两,白银二百多万两。

    清流老大徐阶田产达四十余万亩,当时江浙地区一亩地便宜点的七八两银,贵一点的数十两。

    按照这样计算,徐阶的家产至少在四百万两白银以上。

    更别说清朝和珅家产约十亿两白银。

    但要考虑到这是明初。

    明初时期,日本金银尚未大量流入,社会生产力也不足,市面上的洪武通宝因铜矿产量低,每年才铸造二十多万贯,不得已只能发行宝钞作为货币。

    在这种情况下,除去田产铺面这类不动产,这50万两白银,以通货膨胀来算,怎么样应该也能值个几百万两白银了。

    所以胡惟庸做的这七年丞相,从贪污受贿的规模来算,绝对不比严嵩父子和徐阶少。

    一想到这老小子贪污了这么多,朱云峰就气得不行。

    “呜呜呜呜呜。”

    就在这个时候,附近哭声传来。

    朱云峰看去,就看到远处数百男女老少被捆着。

    “那是什么?”

    “他们是胡惟庸的家眷和府邸下人。”

    “有无辜的没?”

    “已经查过了,欺压百姓的没少做。”

    毛骧在他耳边小声说道:“胡惟庸做丞相后,专横跋扈,连府中的下人走在外面都比七品县官更蛮横,很多官员想上进门路,就得贿赂他府中的下人,他的妻妾亲属皆鸡犬升天,家人在乡间横行霸道,无恶不作,胡惟庸名下那么多田地,就有不少是靠他们的下人自百姓当中巧取豪夺而来,要说这里面有无辜的,怕是没几个。”

    朱云峰走过去,就看到那些人都哭成了泪人,一个个面容憔悴,哀嚎不已。

    “行行好吧,放了我们吧。”

    “都是丞相吩咐的事,我们只是下人,什么都不知道啊。”

    “天见可怜,谁来救救我啊。”

    嚎啕哭声不止。

    声音仿佛能穿透苍穹,充满哀伤。

    朱云峰听得心都碎了,扭过头去,连连挥手道:“快快快。”

    “殿下这是?”

    毛骧纳闷道。

    快啥啊?

    “快把他们都处置了,关入牢里,到时候该处死处死,该流放流放。”

    朱云峰长叹一口气道:“我这人心善,见不得别人可怜,就只能让他们赶紧去死了。唉,谁让我是青天大老爷呢。”

    青天大老爷?

    毛骧虎躯一震,清汤大老爷还差不多。

    “是。”

    毛骧领命,随即对卫士们喝道:“押入监牢,等候大理寺与刑部发落!”

    霎时间,场上的哭声就更加明亮了。

    看着这悲惨一幕,朱云峰背过身去,长长叹气。

    他是真心善,见不得这些啊。

    虽然明知道那些都是坏人,他们不是知道错了,只是知道自己要死了。

    可谁让他是心地善良的青天大老爷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