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开辟道路 (第2/3页)
既然要将皖城附近作为预设的战斗地点,修建补给线、在沿路关隘修建营垒,就是重中之重的一件要事。让贾逵去做此事,曹睿心中其实还是放心的。
就在曹睿和许褚、曹洪二人于谯郡边境的营地里巡营之时,南边的东吴也颇为热闹。
与陆逊整备了五千部曲之后,迟疑数日才沿长江东下不同,驻扎在濡须和芜湖一带的奋武将军朱桓,早早就收到了吴王孙权的诏令。
诏令的内容很简单,无需调兵,让朱桓自己来武昌即可。
朱桓接诏后未作他想,而是收到诏书的当晚就坐船出发,用了三日夜就抵达了武昌。
朱桓和儿子朱异到达武昌的时候已经是午夜时分了。时间太晚,武昌城自然是进不去了,朱桓和朱异二人只能住在城外的驿馆里。
下了船之后,朱桓一行从码头的值吏那里牵了两匹马,朱桓、朱异和九名亲兵,朝着驿馆的方向走去。
冬夜颇为寒冷,江风吹着驿馆外面的旗子呼呼的响着。
“咚、咚、咚。”亲兵毫不客气的敲开驿馆的大门。
片刻之后,驿馆的大门从内拉开,值守的小吏见朱桓的衣服官阶颇高、且又是一身戎装,身边还有数位亲兵跟随。
小吏行礼说道:“见过将军。将军是要住在本驿馆吗?”
亲兵此时已经站到了门外。身为朱桓的儿子,朱异向前一步拱手说道:“家父乃是奋武将军,奉诏前往武昌,如今半夜无法进城需要住宿一晚。还请为家父选择一间上房,剩下的十人,请为我们安排普通房间就好。”
小吏此时的神情略显迟疑。
“见过将军,不是在下不给您安排,驿馆里最好的几间已经被人住了,实在是对不住您。”
连着赶路了几天,冬天的江上颇为寒冷,朱桓一路上也饮酒颇多。此时闻得小吏之言,上房竟也没有了,于是愈加不耐烦起来。
东吴的将领与蜀汉、曹魏颇为不同,战功就是一切,什么贪污腐败、好色酗酒,这种事情吴王孙权一概包容。
连部曲私兵都能包容,将领的坏毛病和骄纵又算得了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