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89章 论时论势

第89章 论时论势

    第89章 论时论势 (第1/3页)

    在场的太学生皆是士子,除了个别只有志于经学的人,大部分人未来必定会经历选官的流程。

    无论是举孝廉、茂才,还是经过九品中正评定品级,都是与在场的太学士子们未来的仕途息息相关的问题。

    众人一双双期盼的眼神看着台上的皇帝,但此时站立在台上的曹睿,却觉得有些难以处理。

    夏侯玄的问题很尖锐,确实指出了中正制度的本质问题。但是中正制度是那么容易改变就可以的吗?

    九品中正制度并非是陈群一个人搞出来的,而是经历汉末数十年的丧乱之后,由曹操、曹丕两代君王将‘清议’这件事,从地方上的士族、名士手里,收归在朝廷担任官员的‘中正’之处。

    乃是收权之举。

    相对察举制度来说,九品中正制度已经更为先进、更为集权了!

    夏侯玄今日在太学众人面前提出的问题,都是目前的九品中正制度执行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确实有中正缺乏监管、中正也确实在缓慢侵夺吏部选官的权柄。

    但现今魏国社会的发展阶段,远没到可以支持将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迭代到下一个版本‘科举制’的程度!

    想到这里,曹睿没再犹豫,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听过这几句童谣吗?‘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周围坐着的太学生们纷纷点头。这几句童谣太知名了,早在桓灵时期就已传遍大汉各地,乃是激烈的讽刺了察举制度里的漏网之鱼。

    “朕欲选官以教化万民,若是仅凭名声,让那些不守礼法与不学无术之人做了朕的臣子,朕定是不会同意,想必诸位学子,也不会让这种华而不实之人作为自己家乡的父母官。”

    谁会希望主政自己家乡的官员是个垃圾呢?

    曹睿继续说道:“既然郡中清议未必靠谱,有郡中的中正官来为士子评定,已经是比纯靠‘名声’的孝廉更加实际、更加公平了!”

    见太学生们都屏息听着自己的发言,曹睿语气微微升高:“但如夏侯玄所说,中正或许也会存在偏见,对士子的品评或许也会存在错误。”

    “因此,朕将传令于各郡国,命其推举的中正官每三年更换一次人选。”

    “在今日之前,士人的品第一旦被中正评定就不能再次更改。在今日之后,朕会传令尚书台,若士人对自身的评定结果有异议,五年之后可以向郡中申请再次评定。”

    “刘侍中,将朕刚刚之言转述给中书下旨。”

    士子们见皇帝侧后方的刘晔应允,纷纷欢呼了起来。

    确实值得欢呼。

    原本一经评定就再无更改机会的品第,竟然有机会再次申请评定了?

    品第乃是士人赖以选官的要求,如今品第可以有重新评定的机会,相当于给人逆天改命的机会。

    但曹睿面带微笑着站在台上,可以看到众太学士子的兴奋之情,但也能够看到在人群中束手站立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