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88章 难能可贵

第88章 难能可贵

    第88章 难能可贵 (第2/3页)

,京兆出身,今年二十一岁。”

    郑称点了点头:“韩林,你有何问题欲请示陛下?”

    韩林被郑称一盯,本就心内慌张,此时更是说话都有些抖了:“学生……学生想问陛下,除了经学之外,陛下是否喜爱文章?”

    显然,韩林此问的水平比傅嘏明显低了一阶。韩林应该是想如傅嘏一般取巧,但是却把握错了时机。

    一共就只有三个向皇帝提问的机会,有第一个问题暖场就够了,第二个问题还继续暖场?

    这就是有些不识时务了。

    不过既然是问政于太学,曹睿早就做好了太学生问题稚嫩甚至不得体的准备。韩林此问虽然不涉及实际,但好歹也是与文化相关的。

    曹睿此时没有让郑称说话,反倒是自己主动回答了起来。

    曹睿在讲台上高声说道:“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两汉四百年以来,士人所谓的著书立作往往是给儒家经典批注作解,对于写作文章一事,反倒是不怎么看重。

    若如曹睿刚才所说,显然是署文作句,提高到了‘国之大业’、‘不朽盛事’一般的高度,这是两汉之人从来未提及过的。

    见众人纷纷倾听,连一旁站立的郑称和高堂隆两位博士,以及刘晔、黄权两位侍中都纷纷露出思索的表情,曹睿笑了一下继续说道。

    “此言并不是朕说的,乃是先帝于《典论》一书中所提及到的。但朕之意,与先帝并无分别。”

    “朕以为,若能著书立作、写出有足够才智的文章,就要思考深远、料远若近、有的放矢。一篇好的文章,对于文学和教化的作用不会比一名大儒更少。”

    韩林见皇帝解答了问题,连忙行礼拜谢。

    但曹睿想了一想,看向高堂隆继续说道:“高堂博士,既然提到文章,朕以为可以将先帝的《典论》一文刻于石上,藏于太学之中,以示朕尊崇文学之意。”

    高堂隆拱手行礼:“陛下于文章之言,是臣之前从未听过的论断,令臣耳目一新。臣未读过《典论》,还请陛下赐臣抄本,臣这就命人刻印。”

    曹睿笑着说道:“这是先帝的文章,估计只有朕读过了。刘侍中,你与高堂博士一同办理此事。”

    刘晔拱手应允。

    郑称示意韩林坐下。韩林位于乙阶的学子之中,马上就是最后一个问题了,郑称不想最后一个问题依旧不痛不痒,于是看向了甲阶的学子那边。

    夏侯玄见郑称看向这边,面带微笑的与郑称对视,接着举起了手。

    是夏侯太初。

    若说傅嘏只是因为聪慧被人羡慕,那么夏侯玄就是全方面的让人仰视了。

    夏侯玄起身站定,向立于讲台上的皇帝行礼。

    曹睿自然是认识夏侯玄的,直接问道:“太初,你有何问?”

    众人见夏侯玄与皇帝交谈的轻松之意,心中都有几分羡慕。但这是能羡慕来的吗?可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姓曹或者姓夏侯的爹。

    夏侯玄和前面两位学子一样,躬身行了一礼之后说道:“关于九品中正制度,臣有一问。”

    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