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二百零七章 海上丝绸之路

第二百零七章 海上丝绸之路

    第二百零七章 海上丝绸之路 (第3/3页)



    这段时间他和周公瑾关系娴熟起来,也愿意帮一把,但他家中不过乡里豪族,即便处靠在徐州与淮南交界处,也未耳闻过这样的船。

    总不能为了交情就对使君瞎编乱造吧,这样他宁可不张嘴。

    而典韦与许褚则目不斜视站在玄德公身旁两侧,他们当然也听到了使君的描述,虽然也好奇不已,但也不会因此开口问。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周瑜眼神瞥完军帐,发现没有一人能够帮到他,面色微红,行礼道:“瑜才学短薄,还望使君不吝赐教。”

    想到先前在徐州时,还吹嘘自己懂得水战,精通任何船艘,懂得船舶的战法,没料到这么快就被打脸。

    刘备笑了笑,继续说道:“备还曾听闻在河畔边造船容易被水冲走,可前在岸边挖掘大坑,在其中造船,待船造好以后,再掘开口子引水入坑,船立即漂起驶进江河,公瑾认为此方法可行否?”

    周瑜沉思良久,斟酌道:“瑜纵使未曾见过此法,但听玄德公所说的确为良策,比原来在江河水边征调工匠夫民数百人修造大船,却遭上流因雨势暴涨的江河水冲走,最后耗尽财力夫力,徒劳无功要好的多。”

    “敢问使君,先前造船之法与这掘土之策是何人所献,瑜想拜见请教一番,此必为良匠也。”

    刘备咳嗽一声,解释说:“此人或殁于黄巾之乱,我亦许久不曾再见。”

    周瑜听罢,有些遗憾的叹气,说道:“惜哉,不能一见。”

    刘备暗想道:“我虽找不出人来探讨,但能给提示让你慢慢捣鼓,不期望造出来的大船能乘风破浪渡海,只要沿着海岸畅通无阻就好。”

    遂笑道:“公瑾可愿意在徐州督办建造此船?备希望将来的汉军不仅行于江河之上,更能行于大海之间。”

    “听闻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献象牙、犀角、玳瑁于孝桓皇帝,便取道从海上而来,彼可往,我亦可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