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艰难的抉择 (第2/3页)
建两条显像管生产线的全部产能,在朱鹮电子内部也是承受很大的压力。
好在当时萧良还没有跟郑仲湘翻脸,空降派在朱鹮电子内部还是受压制的,不敢太活跃。
今年以来,苏安建更是多方筹措,增加显像管的采购。
四月份之后,国内多家彩电巨头就明显受到显像管紧缺的影响,库存日益紧张,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朱鹮电子年后又趁机加大彩电业务的市场广告宣传力度,第二季度的彩电销量直接出现翻倍增长,令朱鹮电子近年来都很疲软的黑电业务,出现强劲的复苏。
苏安建目前在朱鹮电子内部还是稳如泰山,姚成毅这些人还不足以对他形成威胁。
哪怕明知苏安建跟萧良早就形成默契,涉及朱鹮电子的一些事务,郑仲湘等人也会找苏安建商议;毕竟没有办法绕过苏安建。
苏安建也通过这些事,也慢慢摸清楚星视内部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也能看出星视高层在业务发展上的一些分歧。
“韩振亚、韩振国兄弟想以宏亚集团的名义再搞一次更大规模的融资,星视应该会参与,但宏亚后续的发展侧重点,还是能看出陈逸森与袁可飞、林杰存在一些分歧,”
苏安建现在成了情报小能手,透露最新的消息给萧良他们知道,
“陈逸森更看好宏亚数码商城的发展,袁可飞、林杰则希望星视这两三年来,能集中更多的资源,在信息电子制造领域能有真正的突破。对了,你对宏亚数码商城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专心致志做一件事,应该都有不错的发展吧!”萧良沉吟道。
做空调经销发家的江宁电器集团,经过十年的发展,积累逾十亿的资本不说,今年也毅然决然砍掉赖以发家的空调批发业务,在新街口筹建全国单店营业面积最大的综合电器门店,已经半步跨入连锁家电经营的殿堂之内了。
宏亚没有抢在江宁电器之前,进入家电连锁行业,虽然上限没有那么高了,但能在九九年,就在专业性更强的珠江路开设了第一家综合电子商城,发展空间肯定还是有的。
前世宏亚也确实一度成为国内3C连锁零售行业的巨头,通过各种眼花缭乱的资本操作,控制上千亿的资产,前后在江省辉煌了近二十年才玩崩掉。
萧良眼窝子没有那么浅,看不得别人发财。
他现在极力推动的,还是想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尽可能促使星视将更多的资金、资源,真正投入到国内的信息电子技术产业发展中来。
当然了,哪怕更多的资金砸到添美网、趋势网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也远比郑仲湘明年初傻乎乎拿数百亿美元,从大东电报局手里买下香港电讯强一百倍。
虽然大东电报局最终只套走两百亿美元,虽然星视为收购香港电讯,额外承接的一百多亿美元巨额债务,也最终予以归还,但萧良痛惜的是,星视这一愚蠢的行为,是对香港最后所剩无几的新兴产业资本,打击是毁灭性的。
“如果说,”萧良站到水边,看着夜色下的粼粼波光沉思了良久,转头问苏安建,“我是说如果啊,星视提出收购朱鹮电子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代工业务,你能否就这件事保持沉默?”
“为什么?”苏安建惊问道,“你要知道,我们是不能这么对话的。”
“苏总不要把事情看得太严重,我只是说如果,”萧良笑了笑,说道,“而且朱鹮电子在跟爱立信以及摩托罗拉的合资制造公司里所占的股份,售价也不可能有多高,出售也不会对星视此时的市值造成多强的影响。我就算直接请求你同意出售相关业务给星视,也不会构成操纵股票罪,”
萧良从冯薇玲手里拿过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文件,递给苏安建说道:
“国内实在是不关心国际市场的变化啊,不要看爱立信手机在国内还如日中天,但我们还是要看爱立信截止五月份在全球手机市场的详细数据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