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新官路商途 > 第七百二十七章 星视的分歧

第七百二十七章 星视的分歧

    第七百二十七章 星视的分歧 (第3/3页)

外,荃湾信息港一期还将直接运营一座以数码电子产品零售与体验为主的数码商业中心,投资比重还相当高——数码商业中心也将接入添美网在香港的子网站,进行数码电子产品的线上销售。

    单纯从这点,就能看出韩振亚过去一年,对旗下电子产品零售业务的整合与创新尝试,一方面可以说是学习荃湾信息港正计划执行的运营方案,另一方面不就等着星视更大规模的注资吗?

    两个月前酒桌上是受到萧良的赌约羞辱,但没有两个月前的晚宴,宏亚电脑第一轮融资,星视就不可能参与进来,也不可能有这两个月更深层次的接触。

    虽然之前韩振国、韩振亚千方百计往郑仲湘身边凑,宏亚自身的业务,郑仲湘从来都是瞧不上眼的。

    袁可飞、林杰、周培薇都没有作声,陈逸森朝郑仲湘看过去,见他神色沉吟,也没有急着说什么。

    星视缺乏实质性的业务跟业绩,支撑此时已经高达一千五百亿港元的市值,这是悬在众人头顶巨大的阴影。

    接下来加快荃湾信息港、手机项目的建设速度,加码添美网、趋势网等渐成规模的科技公司的注资,进行更多、更大规模的业务催化,尽快早日登陆纳斯达克,确实是星视接下来要做的,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除开银行授信贷款额度外,星视目前还有上百亿的现金储备。

    这些现金储备加上可动用的银行贷款,如何快速转换为可靠的业务,产生可观的利润现金流,星视高层包括董事会成员在内,愁眉苦脸之余,也有很多分歧。

    注资支持宏亚集团,将数码零售业务以一座座商城的模式,往秣陵之外的华东地区扩张,是有相当不错的前景,但问题在于投资体量巨大,同时还需要足够长的建设运营周期才能初见成效。

    在星视内部,主要分管荃湾信息港建设、运营的陈逸森,主张注资支持宏亚集团的数码零售业务发展,袁可飞、林杰则倾向继续加码星视通讯电子,推动全新WAP手机的研发。

    移动通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能等目前开发的三款手机产品确定为市场接受之后,再考虑新机型的开发;节奏太慢了。

    技术研发工作绝对不能停,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更深厚的技术积累。

    全新的WAP手机研发,倘若不想采用星源时代的锂电技术,也可以找国内另外两家锂电企业进行合作。

    就算是对宏亚集团进行再一次的注资,袁可飞、林杰也倾向往计算机制造业务倾斜,毕竟这能跟星视通讯电子互补增益。

    蜗巢科技+星源时代的发展模式还是值得借鉴的,星视现在有较为充足的资源,就应该集中资源,利用三五年的时间对某一领域进行重点攻坚,最终形成自身的核心优势业务……

    倘若看到一个新兴业务有市场前景,就去插一脚,怎么可能将资源利用效率提到最高?

    就算要多元化,也需要先有自身的核心业务进行支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