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三日之后,烈焰焚城(元宵节快乐) (第2/3页)
回头顶
——以他四品知府的官位,本该排在京营指挥使后头,但因是府城主官,兼朝堂上同级文官比武将高半级的潜规则,故而排在第三顺位。
再往下,则是石猛、袁锋,以及薛神策麾下的一些武官,以及府城地方文官。
赵都安一眼扫过去,一大半都是熟面孔,轻咳一声,率先开口:
“本都督奉陛下旨意,率援军来此平乱。
太仓府呢,我去年也曾来过,在座不少同僚都该还有印象,多余的寒暄废话便不去提,本都督‘初来乍到’,对前线局势并不明朗。
今日聚会,商讨后续平叛事宜,由薛枢密使主持。”
薛神策颔首,手指向堂内中央摆放的一座沙盘,解释道:
“如今局势大体如此盘,淮水被居中劈为两线,云浮的慕王如今正扎根在淮水道,情报显示,慕王正网络淮水部分士族,筹措军费,大有在淮水打造第二座慕王府的架势。”
他手指向前移,挪到了淮水与临封的交界处,指着这里的一只小旗子,沉声道:
“这里驻扎的乃是西南边军指挥使赵师雄,这个名字,诸位都不陌生,亦是云浮叛军中最难缠的对手,不过陛下回京消息传开后,赵师雄便停止了北上步伐,如今在消化地盘。”
最后,他手指再度前移,至临封道内,一座名为“宁安”的县城上,缓缓道:
“此地,便是叛军前锋将领苏澹的大本营。苏澹坐镇城中,宁安县往东北方,另外一座汶水县,驻扎他手下小半人马,与宁安县互为犄角,彼此照应。
屯兵于此的将领,乃是苏澹的妻弟,而以这汶水县为桥头堡,周边的几个村镇,则有一股股小规模叛军,领兵的也都是苏澹的亲信。”
赵都安俯瞰沙盘地图,对地理格局立即明晓。
孙孝准意气风发,摩拳擦掌道:
“因城内兵少,固守已是艰难,故而迟迟无法予以反攻,不过如今赵都督率两大营抵达,又有薛大人指挥,反攻拿回宁安、汾水已是板上钉钉!”
对于这个结论,众人都暗暗点头。
并非盲目自信,而是理所应当。
援军一到,形势逆转,如今太仓府城兵多将强,打赵师雄或还有极大难度,但只对付个苏澹,若都做不到,在座所有人都该以死谢罪了。
石猛忽然面露担忧道:“可靖王那边是否会给我们时间?”
他迎着众同袍视线,认真道:
“大军开拔,东线的靖王必然知道,枢密使抵达西线也有段时日,若这时候建成道叛军大举生乱,令东线不稳,以此牵扯我们的兵力,该如何应对?”
赵都安没吭声,扭头看向薛神策,想听一听这位“军神”的答案。
双线作战最尴尬的地方出现了,西有慕王,东有靖王。
朝廷大军单独打任何一方都有胜算,却无力同时应对两方。
袁锋也附和道:
“如今两个藩王已达成同盟,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不会不清楚,所以靖王不可能坐视我们全力与云浮叛军作战而不管不顾。”
薛神策面色不改,心中早有计较,语气坚定道:
“依我判断,在彻底收回临封道被吞掉的地盘前,靖王不会找麻烦。”
他目光迎向赵都安,解释道:
“靖王、慕王二者固然为同盟,但这个盟友关系却很脆弱,双方固然不愿看到对方被剿灭,但也绝对不会愿意看到对方比自己强。
如今靖王固守打下来的淮水地盘,不曾踏足临封,而慕王却吃掉了临封的一部分地盘。此等情况下,靖王只怕也想借朝廷的手,削弱一下云浮叛军的实力的。”
孙孝准也点头,认可这个判断:
“枢密使抵达西线已有段日子,援军出京的消息,靖王肯定也早知道,但东线迟迟没有任何动作,这已经能表明态度了。”
这就是丑恶的权力之争啊……赵都安轻叹一声,摇头嘲笑。
若两大藩王齐心协力,朝廷还真奈何不了他们,甚至临封也可能早已丢掉了。
但问题在于,两个藩王不可能“齐心”,所谓的合作、结盟也只是迫不得已。
他沉吟道:
“所以,二位认为,靖王其实是希望我们能削弱慕王的一部分军力的?”
薛神策认真点头:
“我猜测,靖王能接受的极限,就是让我们将包括宁安县在内的临封地盘夺回来,但若我们想更进一步,继续进攻淮水,靖王就不会再坐视不理了。”
赵都安手指轻轻拍击桌面,吸引众人视线,他笑道:
“这是好事啊。敌人存在嫌隙,我们才好见缝插针,这么一份肥肉送到嘴边了,没道理不吃才对。既如此,便应尽快反攻,夺回宁安县,将叛军赶出去。”
石猛笑道:
“都督,夺城之战,就交给咱们神机营吧,正好叫这帮贼子见识下火枪火炮的滋味。”
新式火器……堂内众人眼睛一亮,他们对于覆灭了青州叛军的新式火器同样颇为好奇。
袁锋却道:
“火器的确厉害,但今时不同往日,敌人必有了提防。如今再用火器,再难有奇效,若论陆地厮杀,我五军营才更擅长。”
上次一败,让他憋了一股气,想要立功扬眉吐气。
“二位大人远道而来,兵马疲惫,且不了解这边,不如压阵,我等做马前卒。”
一名陌生的军官站了起来,这是太仓府本地的将领,之前被派出去守粮仓,不久前匆匆返回。
赵都安扬了扬眉毛,仗还没打,一群人开始争抢出战名额了。
孙孝准打圆场,苦笑道:
“诸位莫要争抢,这夺城之事只怕也不简单。要知道,那敌将苏澹最擅长的便是守城,我等如今虽有兵马,但想夺回失地,还要从长计议。”
座中的火器局主官陈贵捋着胡须发言:
“区区县城城墙有何惧哉?只要给我十门炮,寻个合适地点,便可生生轰开城墙!”
青州一战后,陈火神有点飘,看谁都想用炮轰过去。
薛神策却看了他一眼,平静道:
“我丝毫不怀疑神机营火炮的威力,但苏澹若押解大量城中平民顶在城墙前该如何?我看过此人的履历,他曾经做过类似的事。”
这……志得意满的陈火神一下卡壳,无法回答。
用平民顶在前头,若强行以火器轰城……结果可想而知,这种恶心手段对付不了土匪,但却恰好克制朝廷军队。
只要朝廷敢开炮,虎踞各方的藩王就会疯狂开始宣传,导致皇权正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