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金榜题名时 (第1/3页)
嘉昭十五年,五月二十四,伯爵府,贾琮院。
天边微曦,正房静谧黑暗,侧榻上晴雯红小衣红绸裤,身上胡乱裹着菱花薄被,娇躯玲珑,妙像毕现。
一双手臂露在被外,皓腕玉臂,如雪晶莹,衬着火红里衣,即便在昏暗之中,依旧显得动人心魄。
琉璃窗棂上透进一丝亮光,给黑沉房间蒙上一缕模糊光影,让酣睡中的晴雯睁开双眸。
她以往有些贪睡,但今日却有些不同,只是微微定了定神,便一骨碌坐起身子。
纤腰一扭便下了床,还没穿上睡鞋,赤着脚丫便走到贾琮床前,她见帐里一片安静,显然贾琮还在睡梦中。
她咬了咬嘴唇,犹豫了一下,看到琉璃窗上微明的光亮,便一下掀开床帐,半个身子都钻了进去。
凑到贾琮耳边说道:“三爷,起床啦,今日可是放榜的日子,你答应过的,带我一起去看稀罕。”
贾琮迷糊中闻到脂香沁人,下意识翻过身来,晴雯被他身体一碰,站立不稳,哎呀一声便扑倒在床上。
贾琮感到身上温软一片,下意识伸手扶住晴雯的细腰。
晴雯俏脸通红,连忙挣扎坐起,身子却有些发软,口中声音有些模糊:“三爷,起床了。”
贾琮笑道:“平日也没见你喊我,今日这么早起来。
晴雯俏脸粉红,感觉贾琮的手还搂在腰上,一阵酥酥麻麻的,她心里一阵糊涂,要不要把三爷的手拿开,这样好像不太好……
可嘴里说的却是另外一番话:“三爷,今日是殿试开榜的大日子,自然要早些起身,你说过带我去看榜,可不许耍赖。”
贾琮笑道:“天还没大亮,哪有这么早去看榜,晴雯你好像瘦了,是不是最近没好好吃饭。”
晴雯有些晕乎乎的,老想着那搂在腰上的手,嘴里不服气的说道:“三爷胡说,我吃饭好着呢,没瘦也没胖。”
两个人正在那里胡扯闲话,听到有人敲了两下门,然后便推门进来,晴雯慌忙从床帐里钻出身子。
却见房门打开,英莲已穿戴齐整,喜气洋洋,说道:“少爷今日开榜,说好要带我一起去,我都收拾好了。
咦,晴雯,你大清早脸红什么……”
贾琮笑着掀开床帐,晴雯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细腰,对着他的背影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便麻利的服侍贾琮穿衣、梳发。
晴雯帮贾琮晨起梳洗,英莲打开贾琮的黑檀镶贝雕花衣橱,在那里不停挑选比对,格外认真仔细,挑选觉得最养眼的衣袍腰带。
外头天光尚还昏暗,院落中已如风吹平湖,荡漾出层层涟漪。
院子两边厢房都亮起灯光,窈窕身影轻盈穿过门户,走过院落,在晨曦掩映之中,清丽悦耳的话音透着欢欣喜气。
正屋檐下的明瓦灯笼,都还亮着灯光,莹黄融和的光芒照在游廊上,将那些翩然往来的倩影,投射出旖旎的光影。
英莲还没挑好衣服,芷芍也笑着进来,两人轻声说笑,等到她们选好衣袍,五儿正端了热水进来。
外面响起龄官的声音,正带两个小丫头在准备早食,中间还夹杂着豆官童趣十足的话语。
等到贾琮带着芷芍等人用过早点,院门处传来莺声燕语,迎春、黛玉、探春、宝钗等姊妹也早早过来。
迎春看着贾琮,笑意盈盈,眼神难掩骄傲,笑道:“今日是琮弟的大日子,当初十岁便入青山书院读书,这些年苦读不辍,如今总算功德圆满。”
黛玉等姊妹听了迎春的话,想起这几年许多往事,贾琮从贾家微寒庶子,一路峥嵘走到当下,各自心中思绪无穷,眼中皆有神采灿然。
黛玉笑道:“今日我们都在三哥哥院里闲坐,就等着三哥哥报回喜讯……”
……
这日天刚亮,东西两府角门便已打开,今日是贾琮进士及第之日,更是贾家东西两府的大喜事。
两府管家昨日就做了安排,各自挑选精干小厮,分派在角门和正门,或看守门户,或迎来送往。
角门左右的车棚马厩,都已被打扫一新,今日需要的车马,都早早停驻在宁荣街两侧。
门檐下角落,整齐摆放备好的爆竹烟火,都用红布盖住由专人看护。
几个身手灵活的小厮,架起梯子,将各处府门、角门、侧门的旧灯拆下,换上崭新的红喜灯笼。
贾家东西两府正门处,两块黑底金字的敕造御赐门匾,也被擦拭得光亮如新,似乎穿过那些凝重岁月,重新散发出深邃威严的气息。
随着天光渐亮,宁荣街上来往行人渐多,他们都注意到东西并列的贾家双府,仿佛一夜之间焕然一新,向世人昭示贾家显赫犹存。
今日除了东西两府生机焕发,即便东路院也里外打扫一新,两扇黑油大门一早打开,似和东西两府交相呼应,洋溢着一股喜气。
不过东路院却是另有喜事,因今日是贾家二房和桂花夏家定亲之日,等到上午吉时已到,两家就会互换庚帖,宝玉和夏姑娘就要正名定亲。
东路院,外院正堂,贾政在主位安坐,宝玉毕恭毕敬肃立一旁。
宝玉今日大喜,衣着自然华贵,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火红绒球颤颤巍巍,系二龙抢珠金抹额,穿金莲百蝶团花大红箭袖,腰系脂玉腰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