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金玉成姻缘 (第2/3页)
家太太已经问到门前,我们要给人家一个准信,两家做不出姻亲,总还要留些体面,以后都还在神京地界上。
明日一早,我就给贾太太去拜帖,正经推了这门亲事,你也不用再烦恼,放下心思,好好保养好身子,年纪轻轻,思虑过重落下病根,可不是玩的。”
夏姑娘依旧望着梳妆镜发愣,似乎没怎么听夏太太的话语。
她脑海中不停闪现同样的景象,在东路院的后花园中,她遇到了贾琮和探春,他将一对手镯套在女孩皓白玉如的手腕上……
他的眼睛很是好看,眸光深如秋潭,似乎能夺人心魄,他对她说:夏姑娘客气了,我们这就要回席,夏姑娘先请。
她记得那个时候,贾琮就陪在自己身边,两个人似乎有说有笑,倒像是贾家的三姑娘,孤零零走在他们面前……
她被自己脑海中的景象,熏得有些迷惘,似真似幻,已经无法分清,她甚至将手摸向自己的手腕。
她的手上也戴着一对手镯,青翠水润,通透晶莹,竟和探春那副手镯,有七八分相像。
……
夏太太继续说道:“等过段时间,娘再帮你留意,咱们家的世交众多,当中总有出众的子弟,娘一定帮你找门满意的亲事……”
夏姑娘心中苦笑,都说曾经沧海难为水,还有什么满意的亲事。
难道这就是自己的命数,嫁给那些世交商户,做一个蝇营狗苟的商妇。
那座华美雍容的府邸,风华正茂的清贵家主,隽美英睿无双无对,这一切都将和自己决裂,从此形同陌路,如同天地相隔。
如果这就是自己的命数,她不认命!
“娘,我想过了,女儿总是要嫁人的,这世上哪有什么十全十美,贾家好歹也是国公门第,也不算辱没女儿,这门亲事我应承了!”
夏太太听到女儿突然回心转意,一下也愣住了,转而脸上生出笑意,自己一番苦心,女儿终究还是想通了。
夏家的后嗣血脉,再也不用只做商户之子,夏家从此真正有了根底倚仗!
此时,正躲门口偷听的宝蟾,忍不住笑颜逐开,欢喜无比,倒像是她在应承亲事,马上嫁人一般……
夏太太笑道:“乖女儿,你自己想通了就好,娘也是过来人,知道你的心思,人这一辈子会遇到不少事,有些事只是过眼云烟,不用太过在意。
你如今年龄还小,等过了几年长了阅历,便会知道这些都不算什么,娘可以和你保证,你应了这门亲事,绝对不会后悔,以后定能过上体面日子。”
此时,夏姑娘苍白僵硬的脸色,渐渐缓和,生出一抹古怪的红晕,似乎一下被点亮了颜色。
她微微一笑,愈发俏如桃李,艳冶妖异不可方物,轻轻说道:“我不会后悔的。”
她的话音轻柔,夏太太听了心中更加满意。
只是她虽一贯精明,却没品味出女儿低沉话语之中,难以察觉的执拗和决绝。
……
伯爵府,贾琮院。
天色微曦,琉璃窗棂蒙蒙发亮,静谧的房间,渐渐变得光明。
床帐帷幔之间,一缕宜人的女儿芬芳,弥散不去。
侧榻上龄官掀开贡缎薄被,揉了揉眼睛,纤腰微折,灵巧起身下床。
她走到贾琮床边,发现床帐紧闭,似乎还没起身。
脸色莫名一红,也不知该不该叫醒他,昨日芷芍姐姐也没交代仔细。
龄官自从入府以来,就和贾琮身边姑娘丫鬟,多少有些不同。
仔细区分起来,她大概和芷芍英莲一样,都不能算贾府的丫鬟。
当初龄官是邹敏儿为教坊司买的江南戏女,
因和周正阳之事牵连,贾琮便将她带回金陵,一路相处,龄官对贾琮颇为依赖。
贾琮将她带回神京,龄官也从没进过教坊司,而是直接进了东府。
以贾琮今时今日的地位,想要从教坊司要一个还未入籍的小戏女,自然没什么难度。
而且神京教坊司琵琶色教头清娘子,便是主管江南戏女采买之事,她和贾琮近乎同门之谊。
贾琮开口请她襄助,其中还夹杂邹敏儿的渊源,更是一句话的事情。
龄官自入东府以来,就像当初在金陵贾家老宅,常给贾琮洗衣做饭,烹调江南菜肴,调理饮食胃口。
闲暇之时,在院子里种花养草,洒扫庭院,吊声练曲,也帮着英莲管理书房,日子过得自由自在。
贾琮对她颇为宠爱,担心她会气闷,日常颇为眷顾,还买了不少戏服花冠送她。
以往贾琮房里值夜出入之事,芷芍、五儿、晴雯、英莲等轮换照顾,并不用龄官操心。
昨夜原本芷芍值夜,因为身子不适,不好操劳,便临时让龄官代替。
只是龄官不过初次,有些事情不太清楚,以往她虽和贾琮亲密,这等通房而处,也是第一次,难免有些异样。
她想着三爷如今不用读书,上衙也没到时候,大概是不用叫起床的。
便去衣架上取了裙裳,自己先梳洗穿戴,没察觉到贾琮床帐动一下,又马上恢复了平静。
等到龄官穿戴梳洗完,贾琮的床帐正好掀开,还惬意的伸了一下懒腰。
龄官松了一口气,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