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显勋生祸患 (第2/3页)
等到銮驾到达工坊,除了皇帝数十名贴身侍卫,兵部尚书顾延魁、忠靖侯史鼎、内侍总管郭霖等人,其他人马全部停驻工坊外围。
整个火器工坊外围五十步外,被数千禁军和五军营精锐,团团包围围,犹如铁桶一般。
不一会儿工坊内部,不时传出火器射击的声音,工坊外围的兵马微微有些骚动。
但马上有皇帝侍卫出来传信,下令各军原地驻防待命,等待圣驾回宫,驻守的兵马才平息了骚动。
此时,火器工坊的射击场上,两支改进式鲁密铳,两支崭新的新式后膛枪,同时对着五十步外的木靶射击。
负责射击改进式鲁密铳,是五军营两名火枪兵,装填火药、放置弹丸、火条压实、开枪射击,动作流畅娴熟,一气呵成。
这两名火枪兵,是忠靖侯精选的神机营好手,两把改进式鲁密铳,在他们手里发挥出最迅捷射击速率,想来已很少人能超过他们。
但是负责操控后膛枪的枪手,只是工坊中两名熟悉枪械的工匠。
这两名工匠因负责后膛枪营造,所以熟悉后膛枪操控射击,虽然动作也算娴熟,但比起两名五军营火枪手,还是逊色不少。
但即便枪手的娴熟度存在差异,两种火枪的射击效果,还是出现巨大反差。
两名射击鲁密铳的火枪兵,虽然射击动作极其娴熟,但是比起后膛枪的射击方式,射击速度依旧差了一大截。
改进型鲁密铳只是射击到第四发,工匠手中后膛枪已射击完十发枪弹。
这还是后膛枪的枪手,只是两个熟悉火枪的工匠,如果换成技艺精湛的火枪兵,射击速度必定还会提高。
观看火枪演练的兵部尚书顾延魁、忠靖侯史鼎都是精通军伍之人,哪里还看不出两种火枪之间巨大的差异。
后膛枪装弹射击方式,对他们来说如同天外之术,闻所未闻,匪夷所思。
他们两人不约而同看向贾琮,眼神之中不单是佩服,甚至流露惊骇之色。
他们实在难以想象,眼前的少年到底长得什么心肠,哪里来的这些恍非尘世的奇思妙想……
这两种火枪,不需要对比其他威力,单两者之间如此悬殊的射击速度,改进式鲁密铳在后膛枪面前,无异于没用的烧火棍。
等到改进式鲁密铳也射完十弹,经过射靶统计,两种火枪的中靶律基本持平,两把后膛枪还各有一二发优胜。
射击改进式鲁密铳的火枪兵,是忠靖侯史鼎从军中挑选的精锐,他们的技艺专精,两名工坊工匠难以比拟。
现场观看演练之人,不要说顾延魁和史鼎这种方家,即便嘉昭帝也能看出,后膛枪的精准度稳居鲁密铳之上。
贾琮又命人将木靶移到八十步距离,之所以没有移到百步开外,是因到了百步距离,鲁密铳盲射和瞄准已无区别……
紧接着两种火枪又是各自十弹射击,相互之间的射击速度,也愈发拉开差距,显得更加悬殊。
因为,鲁密铳连发十几枪,其中一只鲁密铳因枪管过热,为了防止炸膛已停止射击,等到冷却之后继续射击。
而后膛枪的纸包子弹和撞针击发模式,使枪管过热对连续射击,几乎没有太大影响……
等到两种火枪十弹射击完毕,后膛枪各有半数以上中靶,改进式鲁密铳分别只有二、三发中靶。
鉴于火枪兵和火枪工匠之间,在射击技艺上的悬殊差距。
在场所有人都能明白,后膛枪不管是威力和精度,还是枪械超控易度,都和改进型鲁密铳难以同日而语。
……
等到火枪演练结束,兵部尚书顾延魁神情激动。
上前奏道:“启禀圣上,威远伯新研制后膛火枪,巧夺天工,威力巨大,实乃国之神器!
改进式鲁密铳与之相比,粗陋之处,难以匹敌。
眼下九边、海疆、滇地皆有风波鼓荡,整备强军,四海靖平之根基。
臣以为要大批营造后膛枪,替换各军改进式鲁密铳,使其能尽快成军显威!”
忠靖侯史鼎还沉浸在后膛枪演练的震撼中,他看着一旁的贾琮,心潮翻涌不息,他已记不清这几年时间,贾琮已做出多少让他惊异之事。
他心中甚至生出遗憾和嫉妒,荣国贾家本已成百足之虫,竟莫名其妙养出贾琮这种奇才,当真是福泽通天。
圣上登基以来,胸藏四海,雄心勃勃,贾琮首倡火器之功,对于圣上而言,壮志可酬,如虎添翼。
此次,贾琮又研制出后膛枪这等奇妙犀利火器,必定会愈发得圣上倚重。
他才这等年纪,官爵贵重,功勋不断,难以限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