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危机降临与战略转移 (第1/3页)
1942年的广州,街头弥漫着压抑与惶恐的气息。自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已过去四年,城市在日军铁蹄下艰难喘息。街边商铺大多破败,日军的巡逻队频繁穿梭,刺耳的军靴声敲在百姓心头,震得人满心惊惶。
何大清站在佳兴贸易公司的办公室窗前,眉头紧蹙,望着窗外萧条景象,心中满是忧虑。自广州沦陷,他能在这四年间维系生意,实则历经波折。刚沦陷时,日军虽对城市实行管制,但初期忙于巩固占领,对商业活动未全面卡死。何大清凭借现代商业知识与果敢决策,迅速调整经营策略,表面迎合日军部分经济管控要求,暗中却巧妙周旋。
彼时,日军推行“以战养战”策略,急需各类物资。何大清瞅准时机,将公司业务重心转向日军需求较大的生活物资,如粮食、布匹等,通过复杂的贸易渠道,从相对安全的区域采购,再高价售予日军相关机构。这一做法虽看似与侵略者合作,实则是在绝境中求生存。何大清深知,只有先稳住公司,才能为日后长远打算。同时,他利用与日军交易的机会,巧妙收集情报,暗中传递给抗日力量。
在公司内部,何大清也加强管理。他安抚员工,给予稳定薪酬,让大家在乱世中得以安心工作。佳兴行动队更是发挥关键作用,不仅保障公司货物运输安全,还协助何大清与各方势力周旋。队员们凭借出色身手与无畏勇气,多次化解危机,让公司在动荡时局中艰难前行。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日军对广州经济控制愈发严苛,市场逐渐萎缩,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更糟糕的是,何大清暗中支援抗日力量的行为,被日军察觉。近期,日军频繁派人到公司“检查”,对货物运输路线严密监控,明显已将佳兴公司视为眼中钉。
何大清清楚,继续留在广州,公司必将面临灭顶之灾。他召集公司核心成员,在密室中召开紧急会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