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清话事人 > 619 雅克萨烽烟先起~

619 雅克萨烽烟先起~

    619 雅克萨烽烟先起~ (第1/3页)

    伊犁直隶府。

    林淮生亲自巡视了伊犁棉纺厂、伊犁钢铁厂、以及木材厂、砖瓦厂、瓷器厂、造纸厂、食品厂、还有牧场。

    不亲眼看一遍,他不放心。

    打仗打的是后勤。

    此地距离内地数千里,一旦物资有缺就是致命伤。

    在巡视钢铁厂时,他询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煤矿和铁矿石来自何处?”

    厂长连忙介绍:

    “禀大臣,煤和铁皆来自伊犁本地。”

    林淮生诧异:

    “小小伊犁,居然同时拥有煤矿和铁矿?”

    “禀大臣,此乃上天护佑我吴国。伊犁铁矿品味相当高,比马鞍山露天铁矿高多了。”厂长是从马鞍山重工第一锻造车间主任转职而来。

    “好,好。”

    巡视完毕,林淮生大为放心。

    陛下说的没错,伊犁是块宝地。

    农业环境优越,工业原料充足,且无自然灾害。以伊犁为基地,西征军后勤不是问题。

    ……

    不过,眼下也不全是好消息。

    卫生署派驻官员求见林淮生,他对地区的卫生情况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林帅,各地患病之人数不胜数,医生和药物长期捉襟见肘。下官查过地方志,这里每隔三五年瘟神就要来一次,人畜死亡无数,触目惊心。”

    林淮生猛然抬头,眼神冰冷。

    盯着汇报之人:

    “需要怎么做?”

    “下官建议组织一次彻底的全面的卫生大扫荡。”

    “需要多少时间?多少银子?多少人力?”

    “最少 80万两, 4个月时间, 3000夫役,还需几百兵压阵。”

    林淮生点头。

    吩咐一旁的参谋:

    “ 3天之内,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又盯着卫生署官员:

    “半年内给我一个没有隐患的伊犁基地。做的好,本官亲自上书给你请功,做的不好,军法从事。”

    “是。”

    ……

    1784年末。

    伊犁直隶府忙的鸡飞狗跳。

    官府出面组织——清理垃圾,挖设厕所,焚烧病死牲畜尸体,建公共浴池。

    宣传文告贴在城内。

    众人议论纷纷。

    一听识字之人,正大声朗读:

    文告内容直白,文盲也听得懂。

    伊犁的新移民多数是文盲,识得几百字就能混个像样差事,秀才就是文曲星一般的存在。

    帝国的教育卫生事业长期滞后,可见一斑。

    但吴皇也无奈。

    经费有限,只能花在立竿见影的领域。

    没办法,自己寿命有限啊。不在有生之年搞出点辉煌实在的功绩,难道打好基础留给儿子吗?

    人人赞颂汉武帝,赞颂文帝的又有几人?人人铭记秦始皇,几人记得孝公?

    李郁坦然承认自己是有私的~

    若没有一丝私心,当皇帝做甚?

    ……

    念完,众人面面相觑。

    官府来真的了?

    文告内容:

    第一段卫生科普,第二段阐明官府措施,第三段是威胁警告。

    伊犁直隶府被划分为 500处格子,卫生队分格做事。入户检查,督促百姓清理垃圾,集中焚烧掩埋。

    每家都必须挖出符合要求的旱厕,道路和城镇必须挖公共旱厕。

    各镇都要建起公共浴池。第一次去免费,后面一月必须去一次。

    填埋居住区域附近的水洼。

    随地大小便,鞭笞 10下,罚款 50文。

    随地吐痰,罚款 10文。

    不洗澡,罚款 10文。

    不按规定掩埋病死牲畜者,全家流放回原籍。

    ……

    有移民阻挠卫生队,随即被士兵镇压。

    吴廷做事夙来是冷酷无情的。

    3个军驻扎在伊犁,天王老子下凡也掀不起浪花。

    半年后,

    “卫生大扫荡”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代价是击毙 132人,罚款 3万人次,流放 520人次。

    被流放之人痛哭流涕,死也不愿放弃刚开始的新生活回那陌生老家。

    士兵们冷漠的击毙了部分人,其余人胆寒动身。

    陛下曾说过:

    我们的文化,坏就坏在该严厉时不严厉,该通融时不通融。

    涉原则时,心软。

    宜宽容时,心硬。

    负责此次卫生行动的官员显然深谙陛下教诲,时常告诫卫生队:心软不得。

    ……

    杀鸡儆猴,效果斐然。

    短短数月,伊犁直隶府焕然一新。

    林淮生带着卫兵便装走访了多处,对所见之情况很满意。随即实践承诺,给该员上书请功。

    卫生措施基本落实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