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李郁:为了打造“人口银河系”,心软不得,手软不得 (第2/3页)
服和脚下的荒凉黄土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望山跑死马。
小半个时辰后,他们才抵达寨门。
50余名士兵提前下马,栓好坐骑,装填子弹,上好刺刀。
之后,
才散开队形走向寨子。
一名中年伤残士官手按剑柄,慢步走向人群。
灰蒙蒙的寨门写着:
“丰水寨”。
他忍不住笑了,附近方圆 50里仅一条小河,水丰在哪里?
……
“谁是甲长?朝廷既有命令,你们为何不搬迁?”
人群中一老汉走了出来,表情虽然恭顺,但语气很坚决:
“军爷,我等祖辈在此,住惯了。”
中年士官推开甲长,站上石碾,冰冷环视在场的一百多人。
高声道:
“老人可以不搬,年轻人必须搬。”
“阿拉山口以西有水有地,你们去了就有 50亩好田分。这是陛下的善意,如果你们不识好歹,那就说明你们的日子过的很美。”
“既然日子过的很美,那你们就没有理由不交皇粮,今日,把历年拖欠的粮赋一并交齐,你们可以继续住下去。”
“否则的话~”
士官点燃一株香,插在地面。
“香火尽,寨子亡。”
……
武力威慑下,
有三十多名年轻人含泪踏上了搬迁之途。
他们咚咚咚磕头,告别亲人,一步三回头离开贫瘠但怀念的故土。
中年士官望着这“撕心裂肺”的分别场景,竟是哈哈大笑,还摘下马鞍旁的皮囊灌了一口朗姆酒。
这帮移民只要出了阿拉山口,有的是毗邻河岸的肥沃土地分。要不了 2年,他们就能体会陛下的恩情。
树挪死,人挪活。
老思想要不得。
陛下的出发点是好的,弟兄们执行的手法也是好的。
讲道理是不可能的,军爷不是秀才。
……
最近,
帝国从中枢到民间,天天都在批判“守着 2亩瘦田死也不肯挪窝”的保守思想。
官吏保守,就罢官。
商人保守,就破产。
小民保守,就流放。
……
李郁就差拍着桌子大吼:
谁保守,谁就该死。
错过这百年窗口期,天下将无一寸无主土地可占。
当前,帝国要积极地在五大洲四大洋跑马圈地,疏散人口,布局未来 500年。
殖民地早晚都会独立。
但世界各地的移民后裔,却会一直存在。
将是何等的无可撼动?
汉语将是全世界第一通用语。
汉民将是世界公民。
一个工业帝国,同时在五大洲四大洋遍布天量移民后裔,将拥有何等的影响力。
……
帝国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不是金银,不是文化,不是矿产,不是疆域,而是人口。
最高端的争霸,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方式。
移民!
如长江一般奔流的移民!
未来的格局,
帝国是月球,散布在外的几亿移民是小星星、是碎片、是尘埃。众星拱月,打造史书之上从未出现过的“人口银河系”。
强盛的帝国为小星星提供引力,互为君臣,互为奥援。
纵有龃龉,也不影响大局。
李郁的野望是深邃而遥远的。
宗藩?小道也。
自由贸易?中道也。
人口银河系,才是大道、霸道、极道。
……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李郁不会心软。
挡路者,死。
为了子孙万世,心软不得,手软不得。
在他的严令之下,大量的经费投入到殖民部,从黄河到伊犁河这一路,除掉大雪封山的季节,其余时间移民队伍终日不绝。
队伍里几乎都是年轻人。
帝国的未来在于年轻人,宝贵的移民经费只能用于年轻人。
许多的人私自逃跑,被击毙。
许多的人病死,埋在道路两侧。
更多的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阿拉山口,他们望着绿意盎然、一望无垠,失声痛哭。
数万人的哭声震天。
久而久之,
阿拉山口得了一绰号:“哭谷”。
殖民部护送人员也不劝说,任由这些人哭泣,甚至会主动说:哭吧,把委屈都哭出来,接下来的路就可以笑着走了。
……
位于哈萨克汗国西部、里海之畔的小玉兹,狼烟四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