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贤才?咸菜? (第1/3页)
长江边上码头举行的这是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许行坤亲率文武百官来到码头上迎接刘廉等人。
呃,文武百官也许有些夸张了,反正就是他大部分手下,在金陵的都来了。
倒不是说许行坤就认定了刘元正是他一生的谋士,认定了他的到来就能对他起到很大的帮助。
恰恰与之相反,许致远反倒颇为怀疑此事的可能性,毕竟他已经看到无数所谓读书人一边摇着头一边批评他的各种政策呢。
但是,即使心中怀疑,他面子上却还得给刘廉老大一个面子。
刘廉这人,是江南出了名的泰斗,可以说是江南读书人的旗帜,无论李胜,还是朱寿等等,都三番四次请他出山,却从未成功过,今天刘廉到了他这儿,他若是不好好招待,是会被唾沫星子淹没的。
人言可畏,三人成虎啊!
一条官船拢岸,刘廉、郭路二人站在甲板上,没等船停稳,许行坤便带李天骄等人踏上跳板。
乐声大作,列成方阵的舞女翩翩起舞,变幻着队形。在乐声中,人们簇拥着两位贤人分别上了两乘大轿。
许行坤一直把二人送到了为他们而修葺一新的礼贤馆,其间态度一直温润,没有平时那股子势气凌人。
在悬挂着礼贤馆泥金巨匾的大门前,刘廉惊慌地让轿夫停下,他跳了下来,心里很不安,他认出这是南京有名的夫子庙,是供奉大成先师孔子的圣殿,许行坤这人怎么想的,怎么让他住在孔子的享殿?
但许行坤的解释听起来也很合乎逻辑。他说,刘元正等人就是师承孔夫子学问的薪火传人,住在这里,可随时接受孔圣人的灵气,也可在孔圣人跟前做学问,这是大敬,而非大不敬。
何况前朝朱太祖迎刘元正,亦如此,今日我得先生,不亚于太祖得伯温,正巧元正先生也是伯温先生本家,当得此礼。
话虽这么说,许行坤心中怎么想,却不足与外人道哉了。
刘廉与郭路相互望望,便也不再争辩。
许行坤仰望着门前“礼贤馆”三个大字,刘廉问许行坤,这是谁的字?
许行坤开玩笑地说:“这可是大书法家的字,一字斗金,请先生猜猜。”
刘廉看看郭路,问:“这字如何?”
郭路不夸字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