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刘廉 (第3/3页)
水秀的刘家村,许行坤立刻断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的山水,不出刘元正才怪呢。
刘廉家的房子好找,几乎不用打听,见着有风火墙围着的大宅院就是刘家无疑,那建筑的风格,也是没有文化的人设计不出来的。
许行坤带着侍卫来到刘廉家的风火墙大宅院。
到了刘廉家门口,不用许行坤吩咐,自有侍卫上前去叩门。
少顷,一个庄头出来,打量着许行坤一行问:“客官找谁?”
许行坤上前诚恳地说:“我叫许行坤,专门从婺州赶来,来拜见你家元正先生。”
庄头道:“他外出去了,不在家。”话说得冷冰冰的。
许行坤很失落:“不知他什么时候回来?”
庄头说:“这可难说了,他常和朋友们聚会,有时半年,有时一年才归。”说罢关门进去了,一句客气活没有。
许行坤很摸了摸额头:“真是不巧,今日找不到刘先生,下次不知得等到何时了。”
许行坤倒是不疑有他,毕竟据了尘大师所说,他已经给刘廉写过信了,刘廉没必要摆着架子不见他,学诸葛武侯,说不在家,就肯定是不在家了。
这也怪自己,来之前应该先投个拜帖,要不也不至于吃个闭门羹。
而且闭门羹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他军务缠身,下次可能就不能亲自前来了,刘廉好歹也是了尘大师亲自推举给自己的人才,他若是仅用一封书信将其唤来,实在是有些不给大师面子。
唉!也罢也罢,时也命也。
几个人怏怏而去。
……
此时的婺州。
找人军政两不误,就在许行坤前往刘家村寻找刘廉之时,婺州城内,郭善已经散出去了好几个探子。
这是许行坤要求的,这次不比以往,攻婺州的军队有不少是还没改造完毕的汉军,对于军纪的遵守不一定有正规的滁州军那么严格,因此还是有必要暗访一番。
因此,许行坤给了郭善一个差事,让他将密探散到城里,在这小城里,官吏军民,都在访察之列。
郭善的效率不可谓不高,此时在婺州城内悠闲地走在街上的王且,正是刀卫中的一员。
王且也不是原来刀卫的人,他是一名……通俗意义上来说,他是一名武林高手,游侠儿,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相助,在老家恶了一个蒙古人,因此逃到滁州来,后来被郭善看重,吸收进组织。
他年纪不大,业务水平却不低,多次得到嘉奖,想来升官也就在朝夕之间。
而这次任务,更是被大家视为他的平稳过渡,等这个小任务做完,他应该就会升迁。
但即使如此,他依然没有因为喜悦放松警惕。
但见市面平静,市声如旧,人来人往很繁华的样子。一些人在看布告。
此时刘廉和李路也在市上闲逛,但却在用心体察民情。刘廉问一卖瓜果蔬菜老者:“老人家天天出来卖菜吗?”
“是呀,”老人原以为婺州城战事一起,半年不得安宁呢,没想到,这支军队文明,来买菜,一分一厘不少给,军纪严明啊。
刘廉点点头,又凑过去问一个在街上行走的女眷:“满城是兵,你一个年轻女人敢出来走?”
那女人说,人家朱家兵不抢不掠,见着女人客客气气的,怕个什么?
刘廉又点点头,他的举动引起了王且的注意,便跟在后面。
王且可是经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当然没有引起刘廉的注意。但刘廉不愧是了尘大师都推荐的人才,只听他悄悄对李路说:“好了,我们在街上总是询问关于军队的事,八成已经引得许行坤麾下那支秘密部队的注意,下面,按计划行事。”
李路点点头,很多人都知道许行坤麾下有支可怕的秘密部队,在愚昧之人口中,已经被传成上天下地无所不能,鬼神一般的人物,而在有识之士口中,则是惊叹于许行坤的全才。
新占一地,为上位者大多多疑,许行坤肯定会派出这支部队对婺州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探查。
而刘廉则是想到这点,故意要传个话给许行坤。
刘廉向李路挤挤眼说:“丈八的烛台,有时候难免灯下黑,许丞相真是白白精明一回。”
李路会意,说:“是啊,倘到四牌楼去看看就一目了然了。”
这话听在王且耳中,他不由得疑惑起来。难道那里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那里有人乱纪违法?他决定赶到那里看个究竟。
若是真有违法乱纪之事,他们刀卫,可是除了许丞相谁都不服的。
---------------------------------------------------------------------------------------------------------------------------------------------------------------------------------------
OK,更新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