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巢县陷落(六更) (第1/3页)
白日当空,厮杀声不停地从远处传来
士兵正在紧张地巡逻着,不过他们只是围着彻里吉的大营,对其形成了外围警戒。
因为,就在刚才,彻里吉停止了攻城,将麾下众军官召集起来,开始讨论起巢湖水师的问题。
彻里吉分析形势说,现在巢县几乎是一座孤城了。如今无论是许行坤还是明王,刚刚经过一场大战的他们肯定不会有能力,也不会有时间来援巢县,巢县的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彻里不听说守城的是个叫大猫的贼寇,不知道能力几何,值得一打吗?
彻里吉说,他已经打探明白了,大猫这个家伙其实就只是个胸无大志的贼寇而已,虽然他也有些招法,让老百姓自备粮食守城,但兵力有限,只好紧闭四门,只留东门出入,再困几天,势必支撑不住了,巢县是志在必得呀。
说来说去也只是这些话而已,其实没什么好商议的,巢县的被攻破是必然的。他们真正要商议的是如何防止有小股贼寇逃回巢湖。
因为离开巢县的水道几乎都被元军水师封锁住了,所以巢湖守军的大部是肯定离开不了的,怕只怕有小股流贼逃出去。
巢湖水域广阔,若是这些流贼逃回去,骚扰大军,也是件麻烦事。
彻里吉想得更远,征伐大仗还在后头呢!对待俘虏,必须要有个妥善办法。灾害频仍的年代,百姓惧怕当兵,有谁愿意无谓地去送死!彻里吉看中的兵源就是俘虏,这些人都经过训练,历经沙场洗礼,有些兵痞就是吃当兵这碗饭的。如果彻里吉优待战俘的名声远播海内,那无疑等于向全国布告了招兵榜,有利无害。
况且若是能将巢湖水师招降的话,他围困金陵的把握便又大了一分。
彻里吉是亲蒙派,但可不是傻蒙派。
他这种亲蒙派,也只是亲蒙而已,真的事到临头,亲汉也是权宜之计。
这一来,彻里吉突发奇想,他叫彻里不听去找巩阿代,从降卒中挑五百人送过来。巩阿代答应一声,又有点不解,不知他要干什么。
彻里吉让他只管去,并没说明原委。
彻里吉等弟弟走后,便重新与众将讨论对巢县义军围歼的部署。
知道彻里吉被一阵吆喝声惊动,才中军帐里出来,只见巩阿代亲自押送五百名降卒过来了。
巩阿代报告元帅,遵令绑来降卒五百个,请元帅发落,问是不是在这里杀?
跟着过来的充当刀斧手的人已经跃跃欲试,人人扛一把大砍刀。
彻里吉哭笑不得,他问谁说我要杀他们?这是我请来的客人,这是我挑选的亲兵!
彻里吉说话的声音很大,故意让俘虏都能听到。准备被杀头的降卒们目瞪口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巩阿代他们也瞠目结舌。巩阿代劝谏彻里吉要三思,这都是不可靠的汉人,宽纵了他们,等于放虎归山,将来必是祸害。这善心是发不得的。
彻里不停这个聪明人也说:“你疯了吗?”
彻里吉用汉话大声喊:“松绑,松绑!”他的命令不可违。
被松绑的士兵也有点莫名其妙。彻里吉又吩咐马上给他们开饭,做最好的饭菜。
没人理解彻里吉,又不得不执行。
而那些降军却没想到这些穷凶极恶的蒙古人竟然会真的放开他们。
尤其是那个为首的蒙古人,居然还一脸笑意的说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兵。
不是在做梦吧?蒙古人什么时候对汉人这么好了?
…………………………………………………………
初夏的夜晚仍然热不可当,空气中的湿气很重,人们打赤膊也是不行,浑身上下水淋淋的,有如坐在蒸笼里。
在众多营帐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方形帐篷,外面旗竿上有一串灯笼,每个灯笼上都有“彻里”二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