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3/3页)
其实这些土地还算不错,可惜水利失修,又碰上灾年,全都荒芜了。若不是灾年,安徽这一片,雨量充沛,只要肯耕种,肯定能养活许多人。
只是如今不光又旱灾、虫灾,还有兵灾,即使将这些农田重新开垦,也难免不会被毁去。更不消提后元的苛捐杂税了,而官绅豪强还把自己应缴的纳税粮转派到平民身上,官逼民反,莫过于是。
许行坤盘算着该怎么将这些土地昧下来,他深知中国古代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如果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再授予每人几亩土地,让他们代代相传,足以让无数的流民发疯。
再将其中的青壮训练起来,保证了粮食来源,同时也保证了可靠稳定的兵源,同时还是一个强大有凝聚力的集体,将来一边耕种一边征战,便可以无限扩大自己的势力。
许行坤坐在马上,四顾周围的土地,心头豪情充满胸腹,自己的宏图大业,就从明太祖的龙兴之地——凤阳开始。
………………
慢悠悠的回到了清静寺,许行坤暂时放下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念头,竖起练勇旗,不过短短几天,立刻有几百个乡间子弟来报名,争相当团丁。有的人连话都不问,只要管饱,就是跟官军拼命他们也认了。
但许行坤没有那么多的武器装备这些人,从中挑出了三十个腿脚快,善走山路的青壮,其余人都遣散了。
招到兵后他没有立刻开练,而是先好吃好喝养起了他们,瞅得云空心疼死了,天天在那儿数落许行坤。当然,其中可能也有许行坤带人将佛像给拖走,然后振振有词的对着拦阻的云空说他答应了把清静寺“借”给他这件事有关。
说到这儿,顺带一提,郭善也被郭遇春送过来了,看他的样子,明显被郭遇春嘱咐些了什么,虽然满脸的不情愿,但却没有翻脸。许行坤也懒得理他,只把他晾在那儿,等以后有用得着他的时候再说吧。
而今天,许行坤起了个大早。
---------
本书已签,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