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王大斧,王舜臣!人形自走加特林? (第2/3页)
自去年的战争结束后,王大斧每十天就要去熙州州衙觐见一次上官,并到州学中学习经义。
这几个闲汉,被王大斧的眼神,盯的有些发毛,一个个都是畏畏缩缩,怯怯懦懦。
王大斧见着,在心中再次摇头,便开口呵斥:“尔等还不让开?”
“诺!”闲汉们被他这一呵斥,两股瑟瑟,赶紧让开路来。
王大斧从他们身前穿行而过。
魁梧的体格,宛如巨人般,叫这些人喘不过气来。
“尔等……”王大斧忽然停下脚步,对着这几个人道:“还是该找个事情做!”
“诺!”这些人低着头应道。
“去吧!”王大斧挥手,他知道的,这些年轻人大抵和他弟弟一样,是不会听他的劝的。
想起弟弟,王大斧的心就又是一沉。
“俺弟大枪,在交州也不知如何了?”
自从去年,得知了弟弟的消息后,他已有好几个月,没有得到交州来的书信了。
他只知道,似乎弟弟纳了个交趾浑家,也有了子嗣。
“也不知道大枪什么时候,能回来与母亲团聚……”王大斧扭头看向南方。
那是他的弟弟所在的方向。
……
王大斧的家,就在这贞义坊的旁边河湾处。
国初,这里本是天武军的军营。
但在景佑年间,屯驻于此的天武军,奉旨前往沿边驻泊。
于是,曾经的军营营房,被留下来的禁军家眷,改造成了民居。
昔日的校场,被开垦成菜圃。
往昔的武库,更是变成了圈养牲畜的畜栏。
当王大斧背着行囊,走到他的家附近的时候,附近的邻居,远远的就看到了他。
“大斧?”
一个正在菜圃里劳作的老妇人,看到王大斧魁梧的体型,先是吓了一跳,好久才辨认了出来,惊喜的喊道。
“张婶!”王大斧微微点头:“是俺!”
“啊呀,大斧竟这么雄壮了?”张婶惊讶的打量着王大斧的模样:“听说,大斧你现在都已是官人了?”
王大斧憨厚的笑了笑。
张婶道:“俺早就知道,大斧必定能出息!”
“你看,这不大斧都成了官人了!”
她看向王大斧身后,疑问道:“不是都说,官人都有元随的吗?”
王大斧笑了:“张婶,那是遥郡官们才有的待遇!”
“俺才刚迁大使臣,且还未到枢密院书判呢!”
这新城外的老妇人,自然是分不清国朝的官制,不知道大使臣是什么?也不懂遥郡意味着什么?
王大斧也不多言,只是问道:“张婶,俺娘和俺浑家可在家?”
张婶答道:“在的!都在的!”
“俺今天早上,还碰到了你浑家呢!”
“大斧可是娶了个好浑家!”
“自大斧出外,家中内外诸事,都亏了你那浑家……”
“又是种菜,又是卖菜,还在家里雇了人织布赚钱……”
“这十里八乡的,人人羡慕的紧!”
“哪像俺儿子娶的那个浑家,成天就知道吃喝……是一点事情也不肯干!”
王大斧听着,只是憨厚的笑了笑,与张婶拜辞后,便沿着熟悉的道路,向着记忆中的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自遇到了不少熟人。
很快的,他家里的人,也都知道了。
当王大斧走在他家门口时,他的母亲、妻子,还有三个孩子,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了。
“母亲!”
王大斧看到老母的身影,立刻上前,认认真真的跪到母亲面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不孝子王舜臣,给母亲磕头!”
王大斧的母亲,看上去五十多岁的样子,她穿着简单的粗麻布衣,身材有些干瘦。
她看着跪在自己面前,比离开前,起码壮了一圈的长子,激动的连连称好:“大斧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然后,她就拉着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妇人:“七娘,大斧回来了呢!”
妇人羞赫的看了一眼王大斧,然后就推着三个孩子:“快喊爹,快给爹磕头!”
三个孩子,怯生生的看向他们面前的男人。
这个魁梧粗壮的男子。
他们稚嫩的唤了一声:“爹爹!”
王大斧看着这三个孩子,咧嘴一笑:“耶!”
然后,他看向自己面前的妇人,轻轻伸手,抚摸了一下后者的发丝,柔声道:“七娘,这两年,俺不在家,苦了你了!”
“俺不苦!”妇人轻声道:“官人能平安回来,俺就知足了!”
王大斧重重的嗯了一声,然后他回头,看向不断聚过来看热闹的邻居,对他们拱手拜道:“诸位高邻,诸位贤戚……”
“某不在家这两年,家中妻儿老母,多赖诸位看顾、照拂!”
“某感激不尽!”
“来日当设宴席,酬谢诸位高邻贤戚的恩德!”
邻居们见着,纷纷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