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徐百川:看来,我猜对了! (第2/3页)
是捞取了不少的功勋。
但他收编的这些武装,向来都是张安平看都看不上的,戴善武之前找过几次张安平,想要从张安平跟前讨几个忠救军的番号用来安抚手下、招兵买马,却被张安平直接赶走。
没错,就是赶走。
“那我把他招过来吧。”张安平叹了口气,带着抱怨的口吻道:“您啊,想锻炼他,就别把他往乱七八糟的地方丢。”
戴春风同样无奈的叹息。
张安平的经历,让他“眼红”,他很想让儿子也复制下来自外甥的成功。
所以采取了“放养”的方式。
但事实证明,食草类动物和食肉类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
戴善武的开局其实要比张安平好很多,甚至戴春风还特意给戴善武送了一桩功劳:
杀害中共党员华春荣。
但戴善武现在别看能拉出五六千人马,但这五六千人马,就跟历史上的忠救军似的,为祸一方的好手、抗日的怂包!
就这乌合之众,还想要忠救军的番号,能不被张安平给赶走吗?
当然,张安平没有做绝,赶走了戴善武以后,秘密的调查了一番,派人向戴春风通报了戴善武的情况——这件事他是遣人做的,没有亲自出马,但戴春风哪能不明白这是外甥所为?
昨晚收到了详细的情报以后,他便知道这是外甥所为。
他其实早就收到了来自儿子的“歪嘴”,但他明显更信任张安平,情知张安平如此做是有其他考虑,所以才犹豫后让张安平照看儿子。
而张安平的回答也让戴春风满意。
“你看着办吧,他毕竟是你表弟,从小就听你的话。”
甥舅俩说了几句家常后,戴春风便动身离开,在监察处又特意视察了一圈后,老戴于下午搭乘飞机,重新飞回了重庆。
抵达重庆后,戴春风便直接去找侍从长汇报张安平拟定的计划。
对于张安平拟定的计划,侍从长表示了认可后,就示意戴春风向张安平下令——也就是说,当天晚上,张安平便收到了来自重庆的电报:
东风至!
……
收到局本部电报的当晚,张安平便秘密带着几名贴身的随从从铅山趁夜离开。
离开前,他“支”开了林楠笙,令他去江山找戴善武,顺便清理几名戴善武的亲信——这些人阿谀奉承不说,还借着戴善武的特殊身份四处为祸,黑料已经到了张安平的手上,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至于戴善武因此会不会恨自己,张安平毫不担心。
比起自家心思深沉、目光如炬、冷酷无情的表舅,这个表弟虽然说不上烂泥扶不上墙,但撑死了就是个中尉的水平。
张安平又岂会在意?
将林楠笙打发走以后,他便带其他人秘密前往目的地——他的目的地自然是位于敌后的忠救军总指挥部。
磨刀霍霍了这么久,他的“大砍刀”终于要向老徐砍过去了。
一行人掩饰身份,在各地军统的接应下,顺利绕开了日军的防线,经过了七日的跋山涉水、风餐宿路后,一行人终于到来了长兴以西的煤山镇。
……
煤山镇。
此时忠救军的总指挥部就设在这里,这几日来,总指挥部的卫戍部队突然加强了周围的防御,侦察兵甚至派出了数百里。
这一番动作让长兴县内的日军联队心惊胆战——从忠救军突然搬家到煤山镇开始,长兴县的日军就如坐针毡,迄今为止已经试探过的打过三次了。
但长兴前往煤山却要经过长兴港(河名),这里两山夹一河,日军三次进攻都铩羽而归,而深知忠救军秉性的日军,在三次铩羽而归后就意识到忠救军极有可能磨刀霍霍的砍向长兴县。
此时煤山镇一代戒严,日军的第一反应是冲着长兴县来的。
因此立刻调动军队,做好了跟忠救军硬碰硬的准备。
那么,煤山镇忠救军戒严的目的,是为了打长兴吗?
当然不是!
“这家伙,怎么绕着山路来长兴了?要来也不用这么赶啊!”
煤山镇,忠救军总指挥部,一直没得到手下复命的徐百川,此时分外的担心。
煤山镇戒严,自然是因为他的“大腿”来了,但张安平这一次给徐百川的感觉是来的匆匆,而煤山又是日本人的眼中钉,所以他才将部队撒出去接应。
指挥部内参谋离开后,徐百川小声嘟囔起来:
“这家伙,这一次过来,应该是……是好事吧?”
他说的不确定——也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