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为什么? (第2/3页)
“秋明还活着,他在哪里我不能告诉你。”
“尹黎明,也活着!”
将这两条消息说完后,他不再纠缠于解释身份,而是道:
“你现在的情况比较麻烦,虽然军统内部没有将你列为嫌疑对象,但我已经向戴春风汇报了对你的怀疑——”
“接下来的很长时间,你就只能呆在我身边,理论上就是我对你的监控,我也是利用这种监控,才让你充当我的联络员。”
“从明天开始,你需要在电讯科跟三名同志依次见面,以后的情报发送,你将通过这三名同志来完成——”
“我说你记,这是跟他们接头的暗号和地点,明后两天,你需要完成跟他们的接头……”
张安平径直说起了要接头的地点和暗号。
在林楠笙发懵中,他说完了地点和暗号后,询问道:“记下了吗?”
林楠笙的脸色瞬间通红起来,他脑海中还在想张安平的目的,虽然一心二用听着张安平的话,可暗号根本没有记下来。
不知怎地,张安平如此一问,他反而不由羞愧起来,以至于脸色通红。
张安平无奈的摇摇头:“好歹是关王庙培训班的首批优秀学员,我记得你的速记成绩也是前茅,怎么关键时候就掉链子?”
“如果还有下次,那你就得做好撤离的准备了——我再说一次,你记好了!”
林楠笙凝神细听,张安平说完后,这一次倒是记下来了。
“记下来了?”
林楠笙想了想才点头。
“重复一次。”
林楠笙重复起来,张安平确定没有问题后,再道:“接下来我说两个联络地点,上级如果有命令,会通过这两个联络地点发布,到时候由你来负责接收。”
随后,张安平说起了这两个联络地点和接头方式。
这一次,林楠笙只用了一次便将其记下,张安平询问的时候,他快速的重复了出来。
“记下了就好,我也懒得费口水了,你出去吧——就保持现在这样失魂落魄的神色,至于我跟你谈了什么,我想你应该知道怎么答吧?”
张安平不担心林楠笙满世界宣扬,来一招同归于尽——自己这学生只是一时之间转不过弯,可不意味着他傻,待明后天跟同志建立了联系、传送几次情报后,他总会认清事实的。
林楠笙没有回答,神色复杂的看了眼张安平,略迟疑了一下后,转身离开了张安平的这间办公室。
嘎吱
门开,林楠笙跨出门口后闭目,等待“刀斧手”。
自然是没有的。
他深呼吸,随后一脸复杂的向他的住处走去。
这一夜,林楠笙辗转反侧、一直无法入睡。
……
张安平相信林楠笙会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个事实,虽然冲击很大,但林楠笙的神经坚韧是张安平确信的。
等渡过这最艰难的几日后,师生俩到时候再谈谈、交心吧,现在他手上要干的事依然不少。
最关键的任务是破坏美国人对新四军的援助。
事实上,张安平已经着手在做了。
去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因为种种错综复杂的缘故,远征军在缅甸折戟沉沙,一部抗令撤入了印度,一部则通过野人山回国——野人山也成为了中国军史上一个刻骨铭心的痛苦。
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未能保住为抗战输血的滇缅公路,导致中国失去了外援通道。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和美国,开辟了一条从印度阿萨姆邦到昆明的空中航线,因为山峰起伏连绵如驼峰,故被称作驼峰航线。
大量的物资,开始通过驼峰航线从印度运往了中国。
而在美国同意新四军的援助后,第一批物资也通过这条重要的输血通道,送到了昆明——组织方面准备的人手,立刻开始了行动,打算将物资送往新四军手里。
如果一切顺利,这些物资会经过一波又一波的中转接力,跨过千山万水,最终送到新四军的手里。
但……这只是一切顺利的情况。
事实是这些物资刚刚抵达昆明,根本轮不到组织的代表接手,就被扣押了起来。
并且在第一时间,就分到了国军的手里。
命令是张安平下达的。
而昆明的机场方面,面对中共代表的据理力争却一直在各种推诿,接连三批军援,都毫不例外的落到了国军之手。
为此,中共方面不得不知会美国人,希望美国人从中调停,制止国民政府这种无耻的行径。
美国人对国民政府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后,终于逼得国民政府让步,答应会让中共将属于他们的物资带走。
可接下来的事实是:
即便中共的人将物资接到,还没有出昆明就会被当地的军统用各种借口和理由扣押,然后陷入漫长的扯皮之中——总而言之,在张世豪的“英明”指挥下,这些物资根本就到不了新四军的手上。
张安平回到三战区后,就继续遥控指挥这件事,而这些所作所为全都被林楠笙尽收眼底——原本对张安平身份信了三成的林楠笙,在这一波操作下,又陷入了十成的怀疑。
张世豪,果然还是那个张世豪,他、怎、么、可、能、是、自、己、人!
那么,张安平是真的在破坏美国对新四军的军援吗?
当然不是!
事实上,这件事张安平不干,以军统的体量,有大把的人干,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