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年代:小日子过的真好 > 1030 现实版莎士比亚剧

1030 现实版莎士比亚剧

    1030 现实版莎士比亚剧 (第1/3页)

    夺宝奇兵作为楚向前亲自拍板,确定投资和拍摄的项目,环球内部从项目立项,就一路绿灯。

    拍摄期长达五个月,加上前期准备和剪辑、配音,足足用了8个月。

    这还是剧组内,三分之一的幕后都是港岛电影人的原因。

    否则按照好莱坞拖沓的效率,没一年,这电影说不定都没拍完。

    而这种效率,也已经让环球的股东们,慢慢接受了更多来自港岛的幕后工作人员。

    而港岛电影人,能被邹纹怀带到好莱坞,拿着比港岛薪水高两三倍,结算货币还是美元的工资。

    一个个自然都是精英。

    即便有小部分能力其实也一般,但也是从业多年的老手。

    以美元结算的薪酬,比港岛多了十几、二十多倍。

    有的人工作一年,就能在港岛买房。

    工作热情和认真的态度,直接把镁帼同行差点卷吐血。

    好几个工会都抗议过环球聘用外籍员工的事。

    只是对资本家来说,同样的岗位,港岛员工薪水只有镁帼员工的40%、50%,态度和工作效率,又比镁帼员工高。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以至于环球影业之外的几大好莱坞电影厂,过去几年,不仅挖环球的员工,还自己跑去港岛聘请幕后工作人员。

    只是楚氏之外的电影公司的员工,那就良莠不齐。

    最后好莱坞干脆只盯着环球内的港岛员工挖。

    也让邹纹怀不得不在港岛,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不仅没把港岛电影业搞垮,反而培养出更多的从业者和人才。

    为了赚美元,港岛那边的从业者,等于有了个上升通道。

    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这一行,反而显得越发的繁荣起来。

    而且楚氏电影出品的电影,能通过环球在镁帼上映。

    要是票房表现不错,环球还会做发行方,把电影发行到南美去。

    楚氏自己又常年和东南亚、日韩、天竺、欧洲的片商有长久的合作关系。

    差不多就等于有了全球发行的能力。

    所以一部电影只要表现好,那是真赚钱。

    市场巨大,自然就更加的繁荣和发达。

    以至于这时候的日韩、东南亚,多的是追港星的普通人。

    而楚向前又隔三岔五的写几个,日韩未来票房不错的电影剧本出来,交给楚氏电影去拍。

    有些专门针对日韩的电影,在当地的表现一直都极好。

    一边赚钱,一边又拖慢了日韩电影行业的发展。

    不过,繁荣的同时,问题也不少。

    楚向前没那么多的心思去管,只能交给皱纹怀和郑淑芬。

    好在两人的能力确实强,又多年得到锻炼,勉强能维持住表面上的稳定和繁荣。

    至于变革,楚向前自己都没那个心思和决心。

    大公司病,有时候真不是你说要改革,就真能扫除陋习。

    说不定你真动手时,自己就把自己玩死。

    所以楚向前一直都只是缝缝补补,重点抓财务。

    然后始终实行奖惩制,票房好,你就上,票房不好,那就滚蛋。

    没任何人情和道理可讲。

    当然,楚向前自己能写出好剧本,楚氏电影又能拍出,票房表现也极好的电影,也是楚氏始终不倒,市场盈利也不错的主要原因。

    楚向前亲自出现在环球影城内,一家放映室外,对着从五辆劳斯莱斯上下来的霓虹人打招呼。

    而霓虹人的谈判队伍,对他也是异常的恭敬。

    一下车,一个个就对着他深深鞠躬。

    说话时,甚至有些谦卑。

    作为天朝人,楚向前太了解东亚人的心理。

    所以向霓虹那边的财团,发出邀请后。

    就让自己的私人飞机飞东京接人。

    到了洛杉矶,五辆劳斯莱斯把人全接进了洛杉矶的文化东方酒店。

    这家62年在伦敦成立,第一家酒店,也是总店,就设立在骑士桥。

    离白金汉宫走路都只需要十五分钟,地处商业中心。

    哈罗百货、步行街,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也在附近。

    又背靠海德公园,购物、休闲两不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