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后手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瓶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瓶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瓶 (第2/3页)

    虽然不能说,卖日货就是卖国,但在这个时期卖日货,绝对是不爱国的表现。

    对于流进英租界的日货,民先将任务交给了程瑞恩和马玉珍。

    肖殿荣现在是海沽学生爱国联合会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海沽民先分队的副队长,他的工作比较多。

    程瑞恩和马玉珍,在这段时间,也成熟了很多。

    如果调查不顺利,他们也可以找路承周帮忙。

    “玉珍,要不,你先回去吧,等我查到之后,再由你来盯着。”程瑞恩与马玉珍,没有自行车,也没有多余的钱坐人力车,他们只能通过两条腿。

    程瑞恩牛高马大,他迈开腿,一步相当于马玉珍两步。

    “不,这是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怎么能让你替我完成呢?”马玉珍摇了摇头,坚定的说。

    “那行,明天我去借辆脚踏车。”程瑞恩关心的说。

    就算有了自行车,也用了几天时间,才发现这些日货的最终去向。

    这是在大连道,靠近英租界海河7号码头的昌盛货栈。

    从1861年设立英租界后,英国工部局就不断的修筑和改建码头。

    尽管各国租界都有过多次扩张,但从租界设立伊始,都是考虑到物资运输问题,所有租界都是沿河划定的,因此各租界占用河坝的位置始终未变。

    英租界码头在今天的营口道至开封道段,在各国租界码头中,英国码头的设施和设计是租界码头中最为完善的。

    码头捐办公处就设在英租界怡和码头,此外,还有多处机械房、消防水箱、公共厕所及岸壁起重器,实现了完整的码头功能。

    昌盛货栈位于大连道,7号码头,正是怡和洋行的码头。

    整个英租界,有9个码头,码头沿岸,以怡和、太古、招商津局的码头为规模最大、数量也最多,华商中小货栈、商号也租用这里的房产和码头。

    “程瑞恩,你说他们为何不直接把货运到这里的码头,免得从杨村运过来了。”马玉珍与程瑞恩,就在昌盛货栈对面的一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