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全线反扑(2) (第1/3页)
兵者,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东林大军之所以处处所向披靡、无坚不摧,除了东林将士有着顽强的斗志外,还须具备以上这三点,用民间的话来讲,绍岩这次挥师东进乃是顺应天意,加以时日,复国大业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百姓们欢呼雀跃、东林大军士气高涨的时候,绍岩却遇到了一个大难题,那便是军饷和粮草的补给问题,随着部队的不断发展壮大,再加上每次作战都要耗费巨大的的财力、物力,国库现有的库存银两已经寥寥无几,虽说在作战过程中,东林部队或多或少能从敌人手中缴获一些军需品,可是数量却是非常有限。
据那些俘虏们交待,他们在面临城楼守不住的情况下,早已将城中的粮草要么转移,要么当场销毁,就连老百姓家里的都不放过,这种做法倒是有点与当年那些狗日的小日本有点相像,烧、杀、抢“三光政策”。
如此一来,到了东林军攻取城池的时候,基本上是一座空城,并且还是个烂摊子,绍岩每到一个地方,一方面要安抚当地的贫民百姓,一方面还要为军饷而犯愁。
古往今来,工人拿不到工资就会罢工,士兵领不到军晌就会哗变,尤其是在这个冷兵器的年代,战争极其残酷,即便朝廷可以暂时拖欠士兵军晌,却也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打仗吧。
这一天早朝,文武大臣就为这事展开了争论,有人建议朝廷应该恢复对百姓的徭役赋税,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有些大臣则认为,这些原为敌占区的百姓们,如今大部分连自个儿的肚子都填不饱,何以向朝廷纳税?
绍岩也认真想过这些问题,一个庞大的国家并不是靠哪个统治者就能推动的,从真正意义上来说,老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换而言之,纳税是早晚的事,否则即便绍岩有回天之术,也难以支撑这个日渐庞大的东林国。
这些文武大臣费了大半天的口水,却没有一个人想出可行的办法,绍岩端坐在龙椅上,百无聊赖的叹了口气,说来也怪,以往像这样的‘辩论会’不在少数,其中吵得最凶的当数曹昆了,今天这老家伙却是只字未提,这倒是出乎了绍岩的意料之外,当下问道:“曹爱卿,不知你对此事作何感想?”他故意强调最后两个字,其意思很明确,目的就是想让他这个岳父大人做些‘慈善事业’。
曹昆闻出弦外之意,毕恭毕敬的禀道:“皇上,恕微臣无能,微臣并未任何良策,不过,微臣倒是比较赞同向老百姓索要这一提议,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将来坐拥天下的还是皇上,再者,我们辛辛苦苦的从敌人手中将老百姓解救出来,他们依法缴税却也在情理之中,纵是家中剩下一丁点粮食,他们也应当交给朝廷充当粮晌。”
妈妈的,你脑残吧你,这种做法与小日本有什么区别?绍岩原以为曹昆会毫不犹豫的捐出家里的银两,岂料这老家伙突然玩起了矜持,可以这么说,目前在朝中,说到富有,无人能及曹昆那般阔绰,此人不仅家财万贯,其府第装饰得就如皇宫一般,更有甚者,据说这家伙每次出行,身后都会跟着百余名佣人,所到之处皆受到百姓的前呼后拥,谁若见到他不行礼,轻则遍体鳞伤,重则掉了脑袋。
乍一望去,他哪是什么国丈,赫然比太上皇还太上皇,绍岩之所以未去揭他的老底,一则是看在皇后的份上,二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留着他这颗摇钱树,随时摇一摇,便是黄金万两,不过,曹昆自然不是傻瓜,起初他还能大大方方的捐些银两,渐渐的,他的胆子也变大了,每次捐钱的时候,便会字里行间的向皇帝提出给自己加官晋爵的意图。
绍岩将计就计,随便给他封个伯爵之类的,以满足这家伙的虚荣心,今日倒是奇了,老东西一不要官,二不求利,并且还故意卖起了关子,为此,绍岩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正在这时,大将军李长生粗声大气的走了出来,他愤愤的斜视曹昆一眼,没好气道:“我说国丈大人,依你之意,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没错,朝廷向老百姓收缴赋税理所应当,可现在是非常时期,圣上圣明,不想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