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岐县兵变(1) (第1/3页)
(这几天太忙,三天没更新了,现两章一起发吧。)
三天后,绍岩一行五十余人几经周折,终于抵达岐县附近的一个小村庄,由于这里的百姓都姓杨,故称为杨村,又称杨庄,隶属岐县城管辖。
杨庄四面环山,山谷虽然不高,却也是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此外,村东头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长年‘哗啦哗啦’的响着,伴奏出一首优美的乐曲,树上的鸟儿也不甘寂寞,在欢快地唱歌,似乎在与溪水声相应和,构成了一首动人的‘交’响曲。
据一名熟悉这里的士兵说,杨庄内共住着两百多户居民,大概有上千名百姓,与其周边的几个小农庄相比,杨庄算得上是一个进步村,自古以来有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百姓们靠着自己的一双手,辛辛苦苦为自己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园。
然而,这个看似很温馨的村庄,前不久却被梁、楚两国联军洗劫一空,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变得冷冷清清,街道两排的房屋大‘门’紧掩着,路上行人更是寥寥无几,偶尔只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
就在绍岩为之感到惋惜的时候,街道的另一侧走来一位老者,此人年纪颇长,须发间再也找不出一点黑‘色’,却见他面带沮丧,边走边捋须摇头叹息。
见这老者神情有些恍惚,绍岩主动上前问道:“老人家,您是住这儿吗?”
老者不屑一顾的抬起头,这才发现跟前站着几十人,当他见到绍岩等人身上穿着楚军的衣服,不禁神情慌张,连忙后撤几步,大呼道:“乡亲们,快跑啊,楚兵来了——”
绍岩猜测他肯定是被楚军吓怕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便摇头苦笑道:“老人家,您不用害怕,我们是东林人。”边说边握住老者的那双枯瘦如柴的双手。
老者愤怒的挣开他的手,临危不惧的冷哼一声:“你们这伙贼人休要骗老朽,你们不是喜欢杀人吗?反正这一带的乡亲们都被你们斩杀殆尽,也不差我老头一个,来吧,杀了我吧,让我这个老不朽也去陪那些死去的亡灵。”
章怀德又好气又好笑,“老人家,我们真是自己人,在下是洛京总兵章怀德,这位就是当今的皇上。”
“皇——皇上?”老者疑‘惑’的望着他身旁的绍岩,吃惊的道:“您,您是皇上?”
绍岩微笑的点点头:“没错,朕就是陈龙。”
老者没有见过皇帝,只是听说当今皇上是个翩翩少年,姓陈名龙,并且为人很随和,而眼前这名陌生男子却也‘挺’符合这些特征。
绍岩命所有将士脱去外衣,‘露’出里面的东林军装,老者这才确信绍岩的身份,顿时大惊失‘色’,慌忙跪下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草民有眼无珠,草民罪该万死。”
“老人家快快请起。”绍岩心平气和的将他搀起,叹道:“如今东林已亡,我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皇帝了,你还是喊我陈龙吧。”
“噢,不,草民不敢。”老者使劲摇头道:“皇上,草民虽然年迈,但还知道什么叫‘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东林国只要有您在,就不怕没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东山再起?说的轻巧,哎,谈何容易啊,绍岩暗自苦笑,他虽然不是一个轻易就打退堂鼓的人,可是眼下形势严峻,想在短时间内重整旧河山,一个字,难啊,尽管如此,他又不能辜负东林子民对自己的厚望,故而坦然一笑道:“承老人家您的吉言,朕一定会光复东林国,不仅这样,朕将来还要一统天下,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老者一个劲的点头称好,心想自己等了这么久,盼了这么久,甚至还差点命丧黄泉,如今家人都已被杀,他本想用他这副老骨头去找那些贼人拼命,明知是死路,他也毫不畏惧,然而,皇帝的到来再次燃起他心中的那堆热火,满怀‘激’动的叩道:“我皇圣明哪!乡亲们在天上若是能听到您的这番话,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绍岩听到‘天上’二字,已然猜到这里发生的惨剧,未等他开口询问,老者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耐心地讲述这里发生的一切:
数日前,杨庄来了大批的梁军,还有少许的楚军,他们起初只是抢些粮食和财物,偶尔会伤到一些老百姓,总体上还算安分守己,后来,他们以此为据点,多次向不远处的岐县发起进攻,岐县总兵金枪王率领全体军民奋起抵抗,驻守在长庆城的张百户得知后,及时调派卢家三兄弟前来支援,三国军队‘混’战成一片,东林将士势不可挡,楚梁两国盟军过于轻敌,加上他们之间又相互猜忌,结果大败而归。
回到杨庄后,这些战败的士兵将所有的气愤都发泄在百姓身上,他们强行关上城‘门’,然后把城中百姓全部集中在一起,并打着清理‘奸’细的幌子,趁机对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进行着血腥的屠杀,为了掩盖罪行,他们将尸体堆在一起焚烧。
直到两国部队撤走后,附近的村民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救助,可是一切已经晚了,这次大屠杀完全是敌人的一次报复‘性’行动,所以整个杨庄几乎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哎,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他们杀完人后,就将魔爪伸向附近的几个村庄……,如今附近一带已经没有几个能喘气的了。”说到伤心处,老者不禁声泪俱下。
听完他的这番讲述后,绍岩仿佛看到了老百姓被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