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两个老货偷学艺 (第3/3页)
看了过来,此时这两个老货,竟如是心有灵犀,同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于是,接下来,黑钵隐在心镜上人身边,托钵僧跟厉文山一起,偷看唐荣教心镜上人引动和掌控火焰。
只听唐荣说道:“心镜,你稍等,待我把这块新火种放进去。”
心镜上人说了一声“是”,就退让到了一边,唐荣喝了一声:“起!”竟然将画满了圈圈的地面给掀了起来,原来这地面,实是地板,不知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托钵僧与厉文山就黑钵里看时,就发现这地下大有名堂!
原来,地面上的那些圈圈,圈里标着数字一至九的,下面却正对应着阵法!
数字一这个圈圈下面,正是一个太极阵!其他的,依次是两仪阵、三才阵,一直到九宫阵。
这九个阵法,布成一组,按九宫总格排布,中心一阵,却是五行阵,这五行阵,好像是又有所不同。
托钵僧与厉文山两个,还不曾看个细致,更没看出那火种是怎么置放的,就听得一声“合”,那唐荣已经将地板合上了。
托钵僧与厉文山一对眼色,意思是说,今夜里来偷偷地查看查看吧。当时二人又都点了一下头,就继续看那唐荣教心镜上人。
只见唐荣抱了一个粗若水桶,高有三尺,三足两耳的鼎来。就见唐荣抱着鼎,来到了标有数一的圈圈里,将鼎一放,双掌相带,接着,左拍一掌,右拍一掌,两掌拍过,只听得“呼”地一声,鼎下冒出火苗来了。
唐荣待心镜上人看清楚了,就收了鼎,那火苗无人引控,就消失了。
唐荣却是已经站到了标有数二的圈圈里了。只见唐荣动作如前,数二圈圈里,大鼎下也是冒出了火苗。
接下来,唐荣抱着鼎,踏上了标有数三的圈圈,再往下是标有数四的圈圈。
然而唐荣却是绕过了标有数五的圈圈,直接踏上了标有数六的圈圈!
心镜上人不由得好奇问道:“唐师叔,为啥跳过数五圈圈呢?”
唐荣笑道:“那个,是最后踏上去的,要在数五圈圈里来控火,完成炼制呢。”
唐荣自数一至数九的圈子一一示范了一遍,就将鼎交给了心镜上人,笑道:“心镜,你现在的修为境界已经是灵道七阶了,只怕实力是比我只高不低,你就试试看吧。”
当时心镜上人说道:“师叔谦虚了,我开始了啊?”
唐荣点点头。心镜上人抱着大鼎,踏上了数一之位。
当时心镜上人连拍数掌,火苗才出。
唐荣笑道:“赶紧掌控火苗!”
心镜上人听了,正不知如何掌控,火苗却又是不见了。
唐荣道:“引出火苗后,便要掌控住,用仙家灵道真元形成气场来控制,就可以了。”
心镜上人却是又一次引出火苗,火苗又一次消失了。
唐荣也觉得奇怪,以心镜的修为,不应该这样失误呀!其实此时,黑钵里的托钵僧和厉文山,也都是这么想的。
然而,紧接着,钵里钵外的都惊讶了:只见心镜上人就如唐荣的做法一样,两掌才过,火苗出来了!
唐荣赞道:“心镜,想不到你这么快就掌握了如何引火!”
这一回,心镜上人操控火苗,只见火苗形成了火焰,虽然还不能随心镜上人的心意而动,但是,也可以初步控制了。
黑钵之外,唐荣在旁边随时指点,不停地夸赞心镜上人。
黑钵之内,托钵僧与厉文山都是恨不得能出了钵,也如那心镜上人一样,抱着鼎,实地演练一番。
厉文山,这位大都名儒,此刻也是有些按捺不住,却是转移话题说道:
“哎哟,他是灵道七阶,我现在才是灵道二阶,这差距大了去了,只怕我若想像这心镜那样引出火苗来,不知得拍出多少掌才能够啊。
明尘道友,你现在是灵道六阶,应该是不比他心镜差什么,估计你应该也能两掌拍过,就引出火苗吧?”
托钵僧道:“我也不知道是能还是不能;罢了,今天夜里,我们来偷练手艺吧!只要不惊动他们,我们借明宗这宝地和器具来练练手,还真是一件惬意之事呢!”
厉文山点点头,说道:“好!明尘道友,我们今夜再来。”
托钵僧笑道:“不是今夜再来,而是我们就呆在这边,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