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托钵僧初遇妖修 (第3/3页)
我们得想个法子,既要能打击红毛兵,又要能救下我太平子民!”
说话时,红毛兵攻到城下,就来攻城。城上是箭如雨下。那些做了俘虏的大同人,李诗剑口中的太平子民,不过片时,被杀戮殆尽!
早有太平军将领杨度看不下去了,就要出城反击。李诗剑见他请战,略略一想,就说道:
“杨将军,你下城反击,我给你三千兵,另派朱甘将军领三千兵在城下接应你,你要小心敌将胡拉格斯的青铜镜!”
杨度道了一声“是”,就下城反击去了。红毛兵军中一将,见太平军杨度出城,哈哈狂笑,来斩杨度,不想二马相交,只一合,杨度刀起,红毛将头落。
于是红毛兵败退。
却说红毛兵攻城,近来一直没有看到城中兵出城反击过,那胡拉格斯因此骄傲得很,只说是大同人更无一个是男儿,岂有敢反击的?
不料今天定边城中竟然派兵出城反击,胡拉格斯得报,听说敌军斩了本军将领,当时是怒气勃发,出马临敌。
胡拉格斯来到军前,身边左右各有一员裨将,胡拉格斯本人则是端坐在银角马上,右手提一柄大砍刀,左手执青铜镜,领兵往前冲来。
杨度也是手提大刀,纵马上前;不料,还没冲到近前,那胡拉格斯将手中青铜镜举起,向杨度一照,就见杨度“啊呀”一声大叫,摔下马来。
当时,那胡拉格斯身边左右两员裨将,就冲上前来,要斩杀杨度。
李诗剑在城上见了,弓开箭出,“嗖嗖”两箭,射倒那两员红毛裨将,接着,“嗖嗖”数声,又是一连九箭,九箭之后,又是一箭!
——这十箭,以前史强生曾经使出来过,李诗君也曾经使出来过,前九箭是连珠箭,最后一箭叫做追魂一箭,合起来,十箭总名叫做“连珠追魂箭”。
若是平常将领,早已被李诗剑射倒了,就如那胡拉格斯身边的两员裨将一样,李诗剑是一箭射杀一个。
但是这胡拉格斯却又不相同,若按真实本事,他既不是杨度对手,也挡不住李诗剑这连珠追魂箭。但是,现在他有青铜镜在手啊!
只见李诗剑十箭首尾相衔,如电闪而至!
然而,那胡拉格斯却是不闪不避。原守定边城的兵将们都知道那原拉格斯不闪避的原因;跟着李诗剑来到定边城的太平军将士们则都是欢呼。然而,太平军将士们欢呼未已,李诗剑十箭落空——都被那青铜镜吸引,射到镜上,发出密密相连的叮叮之声。
胡拉格斯也是吃了一惊:“城中什么人?竟有如此好箭法!便是我有这面青铜镜防护,也险些中箭。”
胡拉格斯一愣神的功夫,再展眼看时,只见自己的两员裨将没有杀得了敌将,反而被人射杀了。自己所照晕过去的那敌将,竟是被敌军救了起来,——此时敌军正在往城里逃去!
胡拉格斯大怒来追!
城上李诗剑早已看了出来,自己用珠追魂射法,略能阻上一阻,除此别无好法子。
当时,李诗剑连发十箭,接着又发十箭,两组箭挨得紧,射得急,终于有一支箭,虽受那青铜镜吸引,却也不算太偏,正好射中了胡拉格斯持镜的左手小臂。
胡拉格斯虽是中了箭,却也没把青铜镜丢了,只是恨怒大骂。这边,朱甘已经抢回了杨度,接回了杨度所领之三千军马。
此时定边城上,弓箭更急,红毛兵一时无法推进,又且那胡拉格斯中箭受伤,于是就撤退了。
李诗剑这才与众将回到城主府中,商量对策。李诗剑叹道:“可惜,我曾听翠姑偶然说过,明尘大师手中那钵,极不一般,若是能请到明尘大师来,估计凭他那钵,就足以抗得住这青铜镜与胡拉格斯了!”
——李诗剑口中所说的明尘大师,当然就是托钵僧刘玉米。
当日托钵僧与众人下了大都山,乘船出北海,一路行来,先是没有让众人都进入钵中,而是边行船边赏海景。
不知走了几天几夜,这一天,正是日出东方,海水泱泱之际,厉文山、翠姑,小棒儿夫妇四个人都在船舱里静坐修炼,托钵僧在船头沐风观海,突然间,托钵僧抢进舱来,手中钵一抄掠过,就将厉文山等四人收入钵中,然后,托钵僧御风而起!
再看时,只见一条大鱼,如小山一般,箭一般自远而近。这大鱼到了近前,只将大嘴一张,就将数人所乘坐的大船给吞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