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拟投石飞人夺关 (第2/3页)
恰恰此时,翠姑自后山归来,见了托钵僧,就施了一礼,喊道:“明尘师兄!”
厉文山道:“翠翠,你回来啦?师父要闭关一天,就由你照看真儒居诸事吧。”
翠姑恭恭敬敬地答道:“是!师父。”
于是厉文山就借了钵,托钵以助突破。当时厉文山托了那钵之后,就觉得心下澄明,体内气息涌流,依周天循环,再入丹田之后,便有不同!
原先修炼时,气息入丹田,并无这么大变化,然而此时,气息却如变浓郁了!似是发生了质的变化!
厉文山原本就精通武艺,熟知经脉,此际托钵在手,闭目盘坐,用吐纳之法,引导体内真气运行,只觉得,体内之气,在经脉中游走,原先如同一条小小的气蛇,此时却如一条大了一倍的气龙。
但觉得这气龙,随着呼吸,自丹田向下,过会阴,穿尾闾,经命门,上大椎,直入百会大穴,然后自印堂向下,过鹊桥,入膻中,又复沉入丹田中去了。
如此,一个小周天搬运完毕,厉文山便觉得全身骨骼轻响,似乎自己身轻如燕。然而这气龙并未停下,依旧如前述运转周天。
闲云日影俱悠悠。不知不觉间,三个时辰过去了。
厉文山心中坦然,沉醉其中,更不知时光过去几何。突然间,厉文山只觉得眼前金光大放,如同打开了一扇金光大门。
丹田之内,那真气陡然间变得浓郁起来,全身骨骼已是第九次轻响完毕。
此时,厉文山只觉得通体舒泰,悠然而醒,便觉得眼前一切,比起先前时,看得更加分明,好像都能用目光透射了似的。
厉文山心中大喜,缓缓收功,起身,递还那钵,向托钵僧道:“明尘道友,多谢你了!”
托钵僧道:“恭喜道友成就真道!”
——原来,修仙者之间,竟是以“道友”相称,这个话,本是厉文山从那《观鱼大法》中知晓并告诉了托钵僧的。
厉文山哈哈大笑:“明尘道友,当世修仙,你我二人而已!果然跨过了这个门槛,便是广阔天地,逍遥世界啊!”
翠姑早已在门外等候着了,见了老师厉文山这样,也说道:“师父您突破了?恭喜啊师父!这《观鱼经》居然真的是仙经呀!”
厉文山笑道:“翠翠,你是我关门弟子——我既然突破,便已明白此经中许多关节,不须二年,为师便可引领你进入真道境界。”
翠姑道:“师父,什么是真道呀?”
厉文山笑向托钵僧道:“明尘道友,什么是真道?”
托钵僧道:“我只知是真道,却不知应该怎么解说呀。”
厉文山笑道:“《观鱼经》对此倒是有所解释,我以前不明白,现在明白了。”
托钵僧自然就与翠姑都询问《观鱼经》是怎么解释的。
厉文山道:“明尘道友其实也知道这一点,先天境界就是真道。只是,这真道分为九阶,为师现在,不过是真道初阶罢了。翠姑,你好好读《观鱼大法》,此经中后半部分自有解说。明尘道友,你现在是几阶?”
托钵僧道:“厉道友,我现在么,应该说是真道三阶了。此事我是凭这钵才知道的。”
翠姑道:“师兄,你这钵好厉害呀,这么好的宝贝,能不能让我摸摸,长长见识?”
托钵僧笑道:“好说!”
于是翠姑接过来,托在手中,果然感觉大不相同。翠姑心细,便觉得身外似有无限气息,如小溪流水一般,要往自己体内注入,然而,却又有它独特的注入路线。
翠姑当时牢记这种感觉,以便自己修炼;却将钵送给托钵僧,笑道:“师兄这宝贝,果然神奇!”
托钵僧笑着接了钵,道了一声“回去!”
再看托钵僧手上时,钵已不在。翠姑好奇:“咦!钵哪里去了?”
厉文山却是笑道:“先前是召之即来,现在果然是挥之即去了!哈哈。”
——若是有千里眼顺风耳,翠姑便当听到看见:那南平汗国,刘小棒儿夫妇正为着钵不见了而焦急,陆三丫安慰小棒儿说必是“被阿爸收去了吧”,小棒儿说“但愿如此吧”。
不想这钵却突然从天而降!于是他夫妇两个,是相视大喜曰:“钵自动回来了啊,果然是宝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