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仙尘 > 第四十四章、三箭射平大林州

第四十四章、三箭射平大林州

    第四十四章、三箭射平大林州 (第2/3页)

了东庭杜怀彪结盟,一时风光无两,大有压倒文武四君子之势。

    文武四君子竟然是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共同对付柴俊谋。他四个是天天在唐自荣面前说柴俊谋与二皇子图谋,要扶二皇子做大西国汗皇太子。

    唐自荣虽然优待柴俊谋,但这谋士参与汗皇太子之位的争夺,就犯了皇家忌讳了。

    柴俊谋被他四君子坑陷,等到发觉时,风头已经不妙,于是柴俊谋含恨逃出大西国,发誓要报复。

    恰恰大西国攻打皇甫俊友的大通汗国,于是柴俊谋就投奔了过来,欲借皇甫俊友之手报复。

    柴俊谋本来对大西国情况颇有了解,再加上此人也的确是广有谋略,一时间,竟辅助皇甫俊友与大西国在靖州、金门州与天同府交界一带,双方打了个难分难解。

    此时天同府之西塞关上,皇甫俊友忧心忡忡地向柴俊谋问道:“柴军师,那太平汗国,兵发南北两路,一路攻打我大林州,一路出大湖州,竟有与大西国联合进攻我军之势,孤当怎么办是好呢?”

    柴俊谋道:“我主汗皇不必忧虑。太平军北路大军若打下大林州,必然就对杜怀彪的平林州形成两面包围的态势。臣料杜怀彪必然不乐意看到这一点。

    我主汗皇当初曾经跟他杜怀彪同殿称臣。故旧之情,总还是有的吧?我主汗皇可以派人与杜怀彪结盟,那么,杜怀彪必然会同意,必然会对太平军有所动作。

    太平军李诗剑也不是不可以算计的。他这一路兵,要攻下大林州后,才能攻打天宁府,而且必然得走清流关、天宁关。清流关现有杜怀彪大将吕岩把守。我军只须加强天宁关防守即可。

    至于南面一路太平军,我们重点防守住南塞关与大龙湖各隘口即可。”

    皇甫俊友听了,大喜;又问道:“柴军师,李诗剑这一路怎么算计?”

    柴俊谋道:“李诗剑这一路人马,要么走清流关借道,要么走大龙湖水路。然而他们并没有水军,也不长于水战,臣料他必是要结盟杜怀彪,借道清流关。

    臣先前说过,杜怀彪不会坐视太平军形成两面包围自己平林州的态势。那么,只要我主汗皇与杜怀彪结盟,我们就可以鼓动杜怀彪,让那吕岩在李诗剑借道之后,扼清流关而切断李诗剑退路;

    于此同时,我军再坚守天宁关不战,那么,李诗剑前不能战,后不能退,必然败亡于两关之间。

    李诗剑败亡,那太平汗国还能成什么气候?”

    皇甫俊友听了,赞叹道:“孤初听说他太平汗国大举进攻,一时愁绝,听了军师这番开解,是茅塞顿开呀!”

    于是皇甫俊友立即选派使者,去与大度汗国结盟。皇甫俊友依柴俊谋的主意,写了一封亲笔信,单道对付李诗剑,对于两家的好处。

    却说杜怀彪得了皇甫俊友之使者言语,又看过来信,就说道:“回告你们汗皇,我国愿意与大通汗国结盟。但是此事须高度保密,万万不可使太平汗国知晓!”

    使者唯唯而退。

    此后,杜怀彪使人告诉吕岩道:“李诗剑打下大林州,不须多少时间。他已经提出,下一步要借道我清流关去攻打天宁府。

    借道给他李诗剑是我国与他太平汗国的盟友之义,但若是李诗剑一时不能打下天宁关,那么,太平军人马平在我清流关与那天宁关之间,只须我军断太平军后路,李诗剑必然败亡就擒,望吕将军留心这一点,孤不介意太平汗国灭亡!”

    吕岩得了密令,觉得正合己意:什么盟友不盟友的?诸国混战,消灭强敌,壮大自己,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吕岩自是守在清流关上,暗中作准备。

    再说李诗剑大军先来夺取大林州。

    大林州所辖数县,共有新城县、当归县、射县、长马县、长辛县、绵县、麻县,锦县;加上本州所在,人称九县一州。

    九处共有守军四万人。本州守将宇文生,早已听闻李诗剑之大名,听说李诗剑领十万人马来攻打大林州,将附近各县守军都集中到本州来,只留下少数人马守几个要地,分别是麻县、长辛县。

    麻县守军,有五千人马,长辛县也是。这两处县城,是城高池阔水深。守将是宇文生所指派的:麻县守将陆离,长辛县守将麻拉将。

    李诗剑大军先到麻县。只见城门高高吊起,守军已有防备。李诗剑纵马来观城,不想那守将陆离高高立在城门望楼上,手指前下方敌军,破口大骂:

    “李诗剑,你不过是十八九岁的黄口小儿,山民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