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单骑闯破车轮阵 (第2/3页)
此,却是不愿分兵,只说是遵守汗皇之令,没得到汗皇命令前,不可擅自行动。
求援信使无奈。
不过,有了高秦二将所领这支生力军到,太平军终于就合围了伏立明人马,在三十里堡死拼血杀!
伏立明真也是能干,组织敢死队冲锋,眼看着就要冲溃太平军包围了!
突然间,又是鼓响震天,却是李诗剑领两万大军杀到。
这一回,伏立明两万人马,再也无法冲出包围。
信使刚刚要走,见到汗皇到了,就向李诗剑报告说文子明请求支援。李诗剑道:“此地战况正紧,我军包围伏立明于此野战,不可撤围,若让他伏立明溃围而出,那是得不偿失呀!”
信使道:“那边情况也是十分紧急。”
李诗剑道:“你回去告诉宋将军与文军师,情况有变,请他们转换思路,缓攻县城,急战杨清才!”
信使去后,李诗剑于是组织军队连连冲锋,伏立明两万军伤亡渐多。
纪小虎、杨灿、张龙、陈通、秦远、高远六将把军队分成六队,各领五千军在包围中从六面冲击。再加上李诗剑大军两万人马,伏立明之兵渐显不支。
伏立明见了,将人马分作九队,八员将领领八队人马组成圆阵,八面迎战,自己却领一军居圆阵中间,策应四方,又保杨清才家眷老小。
伏立明管自己这个阵叫车轮阵,阵如车轮滚动,外围八将所领八队士兵,移动不停,应战之际,反而有一种游刃有余之感觉。
大军随中间一队而四面移动——伏立明向西,这圆阵就一边作战一边往西移动——这显然是为着往灰县接近。
这阵势这做法果然有效,战不多时,就往西移动了二三里路,而且,包围圈子西面的太平军,反而有一种挡不住敌军,要被他溃围而出的模样。
这车轮阵,前面说过,是为伏立明所研究出来的,李诗剑一时不明所以。
俗话说“草头药方治大病”,这种阵势,居然抗住了李诗剑太平军大军,让李诗剑一时眼生心急。
李诗剑想到当日攻打聚风岭,伏立明凭此阵逃脱,不由得脑袋转得飞快,琢磨破阵之法。
说起来杨清才所部士兵,以前训练时,士兵们都认为这个阵是以前没有过的,都当作笑谈,没想到,今天却派上了大用场,不唯保全了自己,并能向目的地接近,而且,有着切实的反包围效果!
一时间,伏立明所领之兵,士气见大涨,战力见飚升!托钵村夫赞此阵曰:
车轮之阵滚滚行,只向西去不向东。
八面运兵挡敌箭,中间定位指行踪。
此阵浑圆转又转,当时三军攻对攻。
八辐一毂谁机要?伏氏当轴在阵中。
此地离灰县,不过二十里路罢了,双方大战,伏立明领军凭此圆阵,一边对战,一边往西移动,既占上风,又长士气。
若是像这样打下去的话,伏立明突围而出,与杨清才汇合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李诗剑一看伏立明大军用这种方式对付己方包围,凝神看了半天,终于定了一个硬拼破阵之法!
原来,李诗剑的想法是:一个快速旋转的车轮,顺着他转动的方向,想扎上一枪,的确是难以奏效;但若是逆着车轮转动的方向扎上一枪呢?或许虽是扎了进去,但车轮转速太快,能把长枪折断。
不过,真要是能把长枪折断,那车轮转动速度必须是高速!伏立明这车轮阵,有那么快的速度吗?我以自身当作长枪,扎入这车轮阵中,那会如何?
想到这里,李诗剑就对李诗龙与缪辉两员亲卫兵统将道:
“集合亲卫兵,随我冲击伏立明中军,破开车轮阵,捉住伏立明!”
原来李诗剑甚是聪明,观看了半天,心想你这车轮阵左旋而走,我领一军,逆向右冲,杀入你中军,总能抓得住你伏立明吧?
想到这里,李诗剑深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