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太平一曲天下传 (第2/3页)
燕君平、文子明都道:“须得观阵之后,充分了解敌情才好定计。”
李诗剑道:“好!我们现在就去观阵!”
于是李诗剑留下宋义等将领守住大营,自己带了燕君平、文子明两位军师,又带上缪辉,率领十多个亲卫,都骑了银角马,出营观阵。
此时正是太平汗皇开平二年四月十五日酉时末,戌时初。雨过,天青,月出。
李诗剑率领众人,出营向西,欲绕黄州城来观察。行到一处小土山时,燕君平指点着土坡说道:
“这个地方,树木稀少,倒可以派人守住,就地立弩楼,便于防守,又可以下窥黄州城内之虚实,而且不用担心火攻。”
李诗剑就令亲卫记下此处。众人随后骤马上坡,但见此土山虽然不高,却也有一番陡峭高峻气象。
坡北有河如带,泛着月光,通流到黄州护城河中。坡西好一片田地,只可惜一片抛荒。坡南远望,虽是月下,却也可见远远地认出是萧索的村庄——此时才是初更,村中更无一星灯火。
众人回头看时,雨洗天青,早有一轮明月远自东山升起,映得地上人影分明。
李诗剑看着这一轮明月,四下展眼,北望黄州,南眺荒村,心生感慨,就口占道:
雨洗满天碧,月照半城白。驻马难赏今夜,玉镜出妆台。西望平川田地,南眺村庄人迹,触目只堪哀。陇亩尽荒芜,残院生苍苔。
生民悲,干戈乱,痛心怀!我当何日,重教天下太平来?稚子村头嬉戏,钓叟烟波自在,黎庶笑颜开;千里稻浪涌,万户桑麻栽。
当时吟成此篇,众人称赞不已。
燕君平听了此词,极为感慨地说道:“我主汗皇,您是心怀天下万民的仁德之君,百姓福星啊!”
文子明也说道:“我主汗皇,臣下定当竭尽全力,为早日实现汗皇之志,重开太平,不惜流血流汗!”
李诗剑笑道:“二位军师,我这也是一时感慨。走吧,我们继续观察地形!”
于是十数骑继续前行,绕黄州城转了一圈儿。转到黄州城北门东北,东门正北时,月到中天,一白如昼,城门望楼上,那黄州城守军离得虽远,却清清楚楚地看到城外有近二十人绕城而走。
当时城墙马道上有值哨之兵远远喊叫道:“城外的都是什么人在那里走动?”
此时月明,此时夜静,这值哨之兵一嗓子喊过,城上城下城里城外的都惊动了。
城外的,就是李诗剑十多人,听了喊叫,当即都道:“不好!被敌兵发现了!此处离我军大营还有二十多里,我们赶紧走!”
于是马蹄声紧,众人骤马而走。
城里的,就是那附近守军与城墙上哨兵。城墙上值哨之兵见城外人听了喊声就纵马而去,当即喊道:“敌人偷偷观城!往东南逃跑啦!”
当时附近守军被惊动,有杨清才部将张八、李九二人领二百军士夜巡到此,听了消息,赶紧着人通报天王杨清才,同时,吆吆喝喝地,转到东门,开门追击。
这张八李九二人,追出东门时,月光下清清楚楚地看到前面近二十骑纵马疾驰!
二将互相看了一眼,道一声“追!”于是就领二百兵呐喊追赶起来。然而,张八李九所率领之兵,本是步兵,哪里能追赶得上?
二将只见前面那近二十骑人马越来越远,渐渐地看不清了,于是就领兵转回,回头走不多远,就见杨清才亲自领着大军到了。
张八李九道:“天王,我等率领步兵,追赶不上那观城敌人,被他们跑掉了!”
杨清才道:“不要紧,我猜想必是他李诗剑夜来观城,他既然仓惶逃回,想必他料不到我们偷他大营!二位将军,跟本王走一趟,去偷袭他李诗剑大营吧!”
张八李九都道:“天王,劫营固然是妙计,但是今夜月光这样明亮,就如同大白天,敌人会不会有防备呀?”
杨清才道:“此去劫营,出其不意,他们不会有防备的。”
却说李诗剑等人驰回大营,李诗剑向缪辉道:“速请宋义、卫信二将军来!”
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