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东庭北庭大交战 (第2/3页)
谋见已经成功,就说道:“柴某愿为柱公走一遭,就便看看杨清才张友三等的虚实,必劝说他们来与柱公讲和。”
于是柴俊谋又往杨清才军中来。
见了杨清才,柴俊谋便道:“柴某本是山野村夫,不忍心天王大军覆灭,特进一计。”
杨清才正拉着张友三一起对付东庭兵,进退两难呢,听了这个话,当然高兴,就向柴俊谋请教。
柴俊谋道:“用兵之道,首先在于用谋。用谋之先,须识形势。现在天王您的大军,前在东庭兵,后有李诗剑,两面受敌,岂能保得平安?为今之计,不如交好东庭兵,与张友三共同对付李诗剑,方为上策。”
杨清才道:“先生所言,固然有理,但是我们怎么可能跟东庭讲和呢?若说是与李诗剑讲和,那可能性才叫大呢。”
柴俊谋道:“不然,东庭兵内忧外患,恰恰可以讲和,李诗剑风头正劲,恰恰难与讲和。
还有一点,东庭精兵二十万,杜怀彪实力远胜李诗剑,何况杜怀彪本人也是个武艺高强之人呢?”
杨清才道:“东庭兵实力强过李诗剑,这一点本天王也明白,只是,东庭兵本是朝廷大军,怎么会有什么内忧外患呢?”
柴俊谋道:“杜怀彪与仲方英面和心不和,此是众所周知。唐自荣自立汗国,仲方英必然要代表朝廷进行征讨,然而,仲方英若要征讨唐自荣,就须先解决杜怀彪这个后顾之忧。
如此看来,杜怀彪岂不是内忧外患?此时与杜怀彪讲和,乃是替他除去外患,他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杨清才听了,大喜,连连道谢!
柴俊谋道声“不须多谢”,就拱手告辞,飘然离去。
却说杜怀彪在那柴俊谋去后,连日打探消息,见仲方英果然派金枪宁诚镇守天宁关,并派猛将冉雄驻东京作二路援军,杜怀彪当时大怒:
“仲老贼有宁诚,本柱公偏偏有环首刀吕岩对敌!”
原来这环首刀吕岩虽只是武考第七名,但杜怀彪失了杜猛、苏良之后,一得知吕岩下落,便是软磨硬泡,誓将他拉拢过来。
吕岩经不得杜怀彪亲自登门重金礼聘,于近期投奔了杜怀彪。
当时杜怀彪请吕岩到帐说道;“吕将军,西庭唐自荣自立为汗皇,仲方英老贼不是为国讨贼,去剿灭唐自荣,反而是增兵天宁关来对付本公!
那天宁关与清流关一样,都是易守难攻之地,本公意欲避实击虚,请吕将军镇守清流关,总摄平林州州事。本公亲自领兵出大小丰州,先打他仲老贼那北宁州的老巢去!”
吕岩道:“主公要战,臣便战,要守,臣便守。只是我军背后,那杨清才张友三尚未剿灭,实为后患呀!”
恰恰此时,报称有杨清才军求和使者来到。杜怀彪哈哈大笑:“柴俊谋果不我欺,能干得很呀!”
杜怀彪是欣然同意,双方讲和。
签字画押之后,杜怀彪果然是亲领东庭军十万人马,往小丰州来,只为小丰州,离仲方英老巢最近!
杜怀彪兵出小丰州,这消息,仲方英怎么能不知道?仲方英也是流星探马不停地打探杜怀彪的消息。等到听说了杜怀彪与杨清才讲和,出兵攻打自己的老巢北宁州这个事时,也是大怒不已:
“杜老匹夫不替国家讨贼,反而与贼讲和,图我北宁州,实在可恨!”
仲方英先前已经命令儿子仲而要做了准备,要夺大小丰州,如今自然就命令儿子先行出击。
仲而要得了父命,就率领十万北庭精兵,沿青龙山一路行来。沿途关隘,本有守军,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