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九公兵败周山县 (第3/3页)
之间的要塞。只要拿下来,那铁车州就无险可守,取之如探囊取物!
然而铁车州的北面却是西庭柱公唐自荣的木门州!铁车州虽然不是唐自荣所辖,但唐自荣却是已经派兵占领了。唐自荣部下有一员猛将,使一杆银枪,名叫董山,正是三枪六锤四把刀中位居第五的那个董山。
三柱公都拉拢过那三枪六锤四把刀,其中愿意依附三位庭柱公的,就有这个董山。此人虽知唐自荣是个大奸臣,却愿意依附他,以求富贵。
此时唐自荣已经反了大同汗皇,自立大西汗国,自封大西汗皇。
唐自荣本意,重在防备北庭柱公仲方英与东庭柱公杜怀彪,毕竟仲方英把持朝政,占着北八州与忠州之八州二府。
不料南八州陆九公自立汗国,攻打到了铁车州南面的白令州。唐自荣心知白令州西北那个周山县三面环山,地形险要,是自南向北进入铁车州与西八州的要塞,当即选将抢夺要地。
董山便自告奋勇,领了二万人马打下铁车州,先于陆九公人马抢占了周山县。
陆九公大兵到了周山县,见此县已经被别人占据,就与常思琛商量道:“常先生,这周山县是个要塞,控制铁车州全境,却被唐自荣的人马占据了,我们怎么办?打是不打?”
常思琛道:“我主汗皇,这周山县不打下来,我们这白令州就等于没有屏障,宁可不要铁车州,也不可不夺这周山县啊。至于怎么打,容下臣观敌之后,再做决定。”
陆九公道:“我陪先生走上一趟吧。”
于是陆九公与常思琛带了护卫,出营观敌。
但见这周山县东有道路穿山口而过,是进出周山县的要道,人称夹山口。山口北面是一座小山,高出平地一百一十多丈,叫北高峰;山口南面的是南高峰,高出平地八九十丈。
在这两峰顶上,可以下窥周山县内一举一动。历来要打周山县,必须先夺下这两座小高峰。
然而,董山早有防备,令部下在当道扎寨,并于山顶立有小营寨,南北各有数百人守卫,董山亲自在北高峰上瞭望守卫。
当日董山在北高峰顶上望见敌营中有人出营,料想必是对方派人观敌料阵。再看敌营出来之兵不多,却都是盔明甲亮,清一色地跨骑骏马,手执大戟,就料定必是陆九公亲出大营!
董山暗想,守住周山县,能显出多大功劳?若是我杀了这陆九公,那才是大功一件!
想到这里,董山红旗一挥,县城中兵出,董山从北高峰上纵马下山,直扑陆九公君臣。常思琛见了,心中大骇!指挥护卫,保护陆九公,望自家大营而走。
众护卫哪里挡得住董山长枪?就见董山如虎入羊群,众护卫如倒草捆儿一般往两边倒下。
陆九公才逃进大营,董山领兵就跟在屁股后面杀到了!董山来势,如若急风骤雨!陆九公中军大营顿时大乱!
常思琛道:“我主汗皇,赶紧从后营脱身!”陆九公听了,自然也就望后营而逃。
董山却是紧追不舍,将一座中军大营冲击得七零八落!
中军败兵四下乱蹿,只说逃到己方别的大营中或可保全性命,哪知这么一来,反而将己方各营救援之兵冲散。
那董山眼中望定陆九公,索性是一猛三冲,大杀四方。
但有陆九公军中偏裨将校,敢上前来阻拦,救援陆九公的,逢着董山就是个死,撞上银枪就是个亡!
董山领两万军马,正是以逸敌劳,耀武扬威,如狼似虎,左冲右突,杀得陆九公左右前后并中军五营人马是兵败如山倒,一个个哭爹喊娘,弃营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