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章 峨眉风波(1) (第3/3页)
上一流高手时,往往捉襟见肘,纵然得胜也并非是成竹在胸。”
杨戬听了连连称是,他之所以败在萧无忌和完颜无敌手里,内力不及正是原因所在。
普渡慈航又道:“内力积蓄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这是急不来的。好在你现在任督二脉已通,老衲便传你一套口诀。这套口诀不是什么武功,只是要激发你自身的潜力,使得你以后的修炼事半功倍,不知你可愿意学么?”杨戬大喜,连忙跪下磕头说道:“弟子恭聆方丈大师的教诲。”普渡慈航微笑说道:“起来,起来。老衲可不是收你为徒,这要是让颜老儿知道了,还道我跟他抢徒弟。你仔细听好了~~~~~。”
普渡慈航传得这篇口诀极为拗口难记,开篇时都是金刚经的经文,繁繁复复足有千余字之多。杨戬悟性虽好,但其中的文字着实深奥,好多都只知其音不知其意,只得先死记硬背下来,等到以后慢慢琢磨。普渡慈航监督他背了两天,方才一字无误的背诵下来。然后又逐字逐句给他解释这篇口诀的涵义。
杨戬听到其中一句“得大乘金刚法力以扛外魔之时”心中忽然一动,脱口问道:“方丈大师,这莫不是‘金刚伏魔神功’么?”普渡慈航淡淡笑道:“不错。此正是金刚伏魔功的口诀。这门武功虽是佛门中的无上心法,但与你修习的儒门内功却是毫无冲突。所谓‘红花白藕青莲叶,天下武功是同源’。佛门内功属于纯阳之力,道家的内功偏重阴柔之力,你儒门的内功讲究的是个‘正’字,虽说是注重刚柔并济,但若不能修上个三五十年,反不如佛家道家的功夫。”
杨戬恍然大悟心道:难怪儒门中数百年来文武全才的人虽然不少,但却从未曾出过绝世的高手,原来这一门的内功进境缓慢。一时间不由对普渡慈航的良苦用心更是感激。
中华门的武功高手除了在唐朝时有一位李大将军李靖之外。在数十年后的南宋还出了一人,此人生在山东济南,便是号称“稼轩居士”的大词人辛弃疾。辛弃疾武功卓绝,曾经单枪匹马闯入五十万金兵大营,一夜之间破了金兵在济州的营寨,杀死金国将领数名,金兵不计其数,兀自全身而退,生擒叛徒张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