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流本科的法学毕业生们(1)(修) (第1/3页)
商都,这个位于华夏中部省份的新一线城市、新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好吧,这是当地媒体说的,实际上现在还只是一个二线城市。
中都大学,一家私人创办的普通高等学校,而这类学院在咱们国家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民办大学。
因为每年高考时的录取批次,总是在第三批,所以这类学校又有一个大家都约定成俗的称呼“三本”。
今天是中都大学2014级本科生召开毕业典礼的日子。
穿着一件样式老旧、但干净整洁的T恤的郝好一个人走在校园里,他有些不舍地看着这座自己生活了四年的学校,这个只有20年建校历的学校。
郝好有着180的身高,虽然不是特别帅的帅哥,但也是那种能够有回头率的男生。再加上体重60多公斤的他,身材看上去很是的匀称。已经经过大学四年的历练,正处于从青涩学生向社会精英转变的过程。走在校园内的他,很是让那些大一的学妹们回头不已。
郝好是土生土长的商都人,父母都是商都化工总厂的工人,俗称为“双职工”。2000年的时候,化工总厂进行了房改,当时还只是轮班班长的老爸和老妈双职工的身份,再加上按资排辈,郝好全家终于从一间小平房住进了一套50多平的2室1厅楼房。那时只有四岁的郝好高兴的迈着小短腿在屋里跑来跑去,父母的脸上洋溢着快乐地光芒,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可在郝好七岁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那一年他不再是独生子女,那一年他有了一个小自己七岁的妹妹。至于他的老妈在怀这个妹妹的时候是怎么避免被单位计生部门叫去谈话的,就不是郝好所知道的了。
当然,郝好的老爸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本来当的好好的工段长没有了,郝好也一举从厂子弟中的“官二代”,轮为了平民子弟。
更严重的是,由于没有了职务津贴,老爸的收入少了好大一截儿。随着郝好和郝灵年龄的增长,大家的日子开始跟不上别人家了,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住房。
要知道,总厂效益不好,厂里早就没有盖过新房子了。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连母亲都不得不下岗回家,还是在父亲找了当年提拔自己的领导后,才为母亲办理了内退,每个月都可以拿几百块钱的内退工资。虽然父亲的工资稍微高一点,但也只有一千多一点,全家的收入还不到2000块钱。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家中有两个孩子,而且还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这点收入,越发的捉襟见肘起来。
虽然家里生活水平不高,但父母从小父母就教他要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的人善良的人。
母亲总是在他们出门前,把他们的衣服熨烫的平平展展。这也让郝好从小虽然穿的很是一般,但看上去总是干净而整洁。
在高中时成绩只能算是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